昨天是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的日子。明天的8月8号是全民健身日。借着这两个大热门,咱们来聊聊跑步的事儿。
随着跑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朋友知道我一直在跑步,参加并完成了几次半程或全程马拉松比赛,就不断有人来问我关于跑步的问题。今天,我就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从初级阶段开始,建议如何完成你的第一个十公里。
首先,你要有跑步的愿望。很多人想跑步的初心,不外乎为了减肥或者改善亚健康的身体状态。实践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但跑步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比如游泳、自行车,都有相似的作用。我要说的是,想完成十公里,就把跑步当成主要的运动方式,坚信并坚持。
其次,下载一款跑步APP。当初我为了测算一条十公里跑步路线,是用查汽车里程表的办法来实现的。现在想来真是太笨。目前跑友们使用比较多的跑步APP有悦跑圈、咕咚、益动、乐动力等等。
然后,就开始跑吧。当然,并不是要你开始就跑十公里。我始终相信,跑步是最诚实的一件事,容不得半点虚假,一定要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刚开始,也许你跑十分钟就会心脏狂跳不止,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不用担心,每个人都是这样开始的。只是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则在一点点进步。
最为一名初跑者,你应该关心的是跑步时长,而不是配速和距离。第一天你跑了十分钟,感觉坚持不下去了,就可以停下来,转为快走。第二天试着比上一天多跑哪怕一分钟,十一分钟,就是进步。跑步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一分钟一分钟积累得来的。
当你能够连续跑步30分钟之后,开始关注距离吧。毕竟我们的目标是十公里。
在关注距离之前,要说一下跑步频率的问题,就是一周七天跑几天合适。这个的确要因人而异。我一般保持着跑一休一的频率,即每周跑三天或者四天。村上春树说他一般每周跑六天。对于业余跑者来说,已经是极限了。每周至少一天的休息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当你开始专注距离之后,专业人士的建议是,在适应一周的总跑量之后,可以以每次增加10%的幅度决定接下来一周的跑量。如果每周跑步三天,一般建议是前两天跑量相同,略少。第三天,一般是周末,跑一个长点的距离。
也有朋友问一天的什么时候跑步合适。这种文章很多,有的建议晨跑,有的说夜跑好处多。我刚开始选择夜跑,因为早上想赖床。去年开始晨跑,发现晨跑空气的确清新。还因为一般马拉松比赛都是早上开始,所以养成晨跑习惯对参加比赛很必要。关键还是依据你的习惯和爱好。
关于吃,简单说一下吧。如果晨跑,起床后喝杯蜂蜜水,或者一根香蕉,就可以了。千万别空腹。下午或夜跑,起码要在饭后两个小时。
还有人说自己没有自制力,行动力不强。那么就加入一个跑团吧。参加线下或者线上跑步群,群里浓浓的跑步氛围,会极大地感染你。
我有一次参加线上跑团活动,计划五点起床。闹钟响时有点想犯懒。但打开手机一看,已经有群友完成计划了,马上就一跃而起了。
参加一次比赛。参加一次正式比赛是你能够继续下去的强劲动力。在我作为一个跑步小白,没有目标和方向时,报名参加了郑开马拉松的十公里项目(现在郑开已经取消这个项目了)。那种激动和兴奋,且向往半程和全程的强烈动力,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近两年,社会上跑步氛围如火如荼,已成燎原之势,各种比赛层出不穷。在比赛季,每周末全国都会有若干比赛进行。参加一次正式比赛,会让你真正爱上跑步,并不断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跑完记得拉伸,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