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让我们逐渐从“熟人社会”走向了“陌生人社会”。
二十几年前,我和父母亲一起生活在山东的农村,那时的乡村真的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那样:
帮你换灯泡是自己的堂哥,小孩发烧了,送他去医院的是对门的邻居,平日里打牌唠嗑的是村头的婶婶和邻居家的儿媳……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我们的生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跟熟人打交道。
熟人社会讲究的是情谊,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大家心里明白,自己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有求于别人,所以,对待他人往往也是能帮则帮。正是这种互帮互助的关系,让或者真或假的亲切感在熟人社会里流转,不自觉地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社会规范。
工业化和城市化,让大批农民进城务工,让寒门学子一心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最终在城市安家立业。
城市生活更像是一个“陌生人社会”,马桶堵了,有物业维修师傅来修理;肚子饿了,有外卖小哥送餐到门口;需要购置的家居,有快递员送货上门……我们的日常需求几乎都可以被陌生人所满足。
在这个陌生人社会里,我们无需像熟人社会那样去关心别人的生活,我们甚至都无需花心思经营人际关系,因为你的大部分生活需求似乎都不再需要熟人去满足。
在陌生人社会生存靠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对规则的熟悉和遵守。比如,你需要在大家都睡觉的时间自觉地保持安静,你需要在固定位置投放垃圾,你需要懂得医院看病的流程,你需要懂得如何跟陌生人礼貌地沟通……你需要掌握一套新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