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停播
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曾经是我最喜欢的节目,喜欢看这么些人用闲话之姿探讨家事国事天下事,许老师、王蒙、查建英之文学,文道、马家辉之社会议题,幼婷、玮婕、小田之女性话题,顺便来个“争风吃醋”,这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过近日,《锵锵三人行》官方微博发出一条微博消息,称由于公司节目调整,《锵锵三人行》宣布暂时停播,并感谢观众一直以来对这档节目的支持,“后会有期”。
2. 一代人的情怀
作为中国目前最长寿的一档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在过去19年里成为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它的停播在任何意义上都可以算是一个重磅消息。锵锵很大特色就是永远看着标题打开内容十有八九都是聊不对题,可谓中国最随意的谈话节目了,在这里嘉宾们不拘泥于任何一种观点与意见,他们仅提供一个话题,由此及彼,
节目之后的思考与否那完全因人而异。曾看过嘉宾们其乐融融,也看过尴尬满屏,看过子东老师与严歌苓老师针锋相对……看过根苗正红政治正确的代言人,也看过红灯区最底层人物唐小燕,都令人印象深刻,种种模式种种人物只要是真实的表达自我,那么这就是锵锵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3. 凤凰卫视流量大,但收入模式还是非常传统
这档开播十九年、象征凤凰卫视精气神的谈话节目停播下线,某种程度上对凤凰卫视来说是一个危险信号。这标志着这档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和政策需求,而以前的生产模式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迅速改变了社会主流人群的年龄结构,服务上一代社会需求的凤凰卫视也需要赋予自己全新的市场定位。
创始人刘长乐提出凤凰卫视应该向“全媒体”转型的时候正好60岁。对比早年间对发展定位“以善意揭露真相”、“精英品格、国际视野”的执着追求,花甲之年的刘长乐对媒体发展的本质和现状无疑有了新的理解,“全媒体实际上就是生物链、价值链,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能够生存得更好的唯一选择,否则,我们下一步很可能生存不下去。”
在近年的报道中,刘长乐每每出现,都是为凤凰卫视的转型做站台宣传。2015年时参加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他就表示过整个凤凰卫视集团都在做互联网思维的转型尝试。“我们推出了凤凰金融,这个智能金融服务平台在过去的11个月中创造了75亿的交易额。这种尝试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响应中央‘互联网+’的战略,我认为我们还是成功的。”但刘长乐也承认这种转换并不轻松,“很多企业花了很大力气来导流量,但凤凰卫视和凤凰网已经拥有这么大的流量,但收入模式还是非常传统。这是我们需要改善的。”
4.转型尝试
2000年凤凰卫视宣布上市,之后逐渐形成新媒体和卫视业务两大板块。新媒体业务是凤凰卫视集团认为最能
“拥抱年轻用户”的业务板块,包括凤凰视频和凤凰网。其中凤凰视频在去年经历了一次全新改版,除了新
闻资讯,还引入了一条、飞碟说等短视频CP的PGC内容,并推出了一档自制节目《锵锵三人游》。
但新媒体业务本身波动较大,由于一直按照传统媒体思路运营,凤凰新媒体市值也一度缩水至3亿美元。2015年,凤凰新媒体宣布入股一点资讯。而就在本月初,百度被传将收购一点资讯,原凤凰网联席总裁陈彤、李亚辞去职务,全心投入到一点资讯。
5. 未来之路
尽管刘长乐可以在早年通过妥协的手段换取节目播出,却无法阻挡市场风向和社会审美趋向的变化。其次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让凤凰卫视以前提出的内容触达得到实现,但也令后者构建的话语体系土崩瓦解。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凤凰卫视也在加大融媒体的步伐,包括签约金庸的15部小说版权,拍摄成动漫和游戏。未来的转型之路,能走到何种程度,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