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涯的定义
为方便理解,我简单表述为:以事业为主轴,个人的一系列职位及其相关的生活角色的所有历程。
2、生涯(career)的特性
生涯与我们的关系是“如影随形”,因为与我们息息相关;但又“视而不见”,因为当我们想去勾勒它的轮廓时,它又影像模糊。生涯的存在是个人主观意识所认定的存在,只有在个人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
3、生涯(career)在西方
在西方人的概念中,使用‘生涯’一词就如同在马场上驰骋竞技,隐含有未知、冒险、克服困难的精神。
按舒波的定义,生涯“它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它统合了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由个人对工作的投入而流露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式;它也是人生自青春期以迄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之外,尚包括任何和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学生、受雇者、领退休金者、甚至也包含了副业、家庭、公民的角色。生涯是以人为中心的,只有在个人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
4、按照以上的定义,生涯(career)有着丰富的内涵:
(1)方向性:一个人的生涯发展,宛如在茫茫大海中破浪前进,虽然“视而不见”,但是有其方向可循。有些人的方向是没有固定方向的,“随波逐流”或“随缘”或其他;有些人在他们内心中有引导自己前行的方向:可能是生命的意义或价值,可能是某些兴趣或能力,可能是追求某种需求的满足,也可能是一种内在的声音……
(2)时间性:生涯纵贯人的一生,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你现在所处的生涯“位置”受过去的影响,也影响未来生涯的“位置”。
(3)空间性:生涯不等于生活的全部,所谓“生涯”是专指以事业角色为主轴的生活经验。当然,事业生涯的发展必定伴随着许多与其有关的角色发展,这些角色的发展经验也包含在生涯经验之内。
(4)独特性:虽然不同的人可能有相似的生涯发展,但每个人的生涯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
(5)现象性:“生涯不等于生命,生命可以是客观的存在,生涯则是一个主观的概念。生涯中的每一个位置都是客观的现实,但是每个人对每个位置的知觉是完全主观的。生涯定义了人如何在工作环境框架内‘看’自己——可以从过去的成功和失败看,可以从现在的能力和才干看,也可以从未来进一步的计划看。人生的意义可以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得以彰显,得以完成。”
(6)主动性:个人生涯发展过程中,遗传条件、社会阶级、政策、机会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涯发展。但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制约,而是能主动地去思考、去计划,进而改变环境、创造环境。
5、生涯在中国
庄子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涯”原指人之身心、智慧、寿命各有所边际,有生则有涯。在中国人的概念里,除此之外,它与“生计”、“志业”、“命运”等所指的概念都有些相同,但不能全然画上等号。
(1)“生计”,谋生之计。生存糊口的代名词,用以满足或维系最基本的需求。
(2)“志业”,“志”为士人之心。传统中国社会将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士受到高度尊敬,其主要生活内容是学道艺或习武。任了官职的士称为“儒吏”,是古代中国社会最受尊敬的角色,几乎是当时中国每一个小孩子的“梦想”。这种通才取向的生涯观“具体又模糊”:具体是谋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飞黄腾达;模糊是这要求一个人必须是术德兼修、内圣外王的通才。士人之心要顺遂,其途径是狭窄的,其路程是漫长的,面临众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命运之学与生涯之学相伴而生。
(3)“命运”有两个变量:客观的“物理环境”(如,身世、性别、家业、时局等)和主观的“心理环境”,两者紧密互动决定了人“生涯”的富贵或贫穷等。其间的互动之学,中国人称之为“命学”。中国命运论至少蕴含着两种和现代生涯心理学观点相同的精神:其一、个人的“命”与大环境的“命”关系和谐会产生好“运”。生涯心理学亦强调个人特质与环境特质适配,会产生良好的生涯适应。其二、后天之命属“自定之命”,可以克服先天之命的“注定之命”。生涯心理学也认为生涯是可以主动塑造的,透过认知作用,个人是生涯的主导者与凝铸者。
如今,随着中国生涯规划的普及和发展,中国对“生涯”的理念逐渐与国际主流理念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