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散步,不觉已经转了三条道街,也发现每条街道两旁的树木各不相同。不同的风景,走过时的心境亦各异。
串过国槐荫护下的老街,还有街道两旁遗留的几个小巷里依稀可见的老房,于是就产生了追问之念。是啊,它的年龄几何、有何变迁,虽不甚清楚,但就一棵棵肃然而立的国槐,便可看出它的岁月资深,那满树的槐花也在飘逸中香气四溢。
又转到垂柳相依的转运街,因连通着火车站、汽车站,来往车辆如梭,行人也脚步匆匆,垂下的柳枝似乎也显得疲惫,失去了春天的嫩绿,叶子有些发黃,间或也有稀落。街道门店的杂乱,树荫下的水果摊儿,以及讨价还价的噪杂,岁遂生出逃离之感。
很快转到宽阔的新华北路,人行道与主干道之间,昂然挺立的是法国梧桐。树冠圆盖似的,枝叶稠密,层层叠叠,如同给人们撑起了绿伞。驻足下来,发现树干在不时地脱皮,光光的主干还间或卷起着快要脱落的树皮。顺着看上去,枝桠间的皮也尽是开裂着的。但往上看去却发现,只要超过手指般细枝就有了裂纹,而向上新长着的细枝却绿得鲜亮,充满生机。这或许就是成长的需要和过程吧。
此时,心中忽然涌出一句见过的话:就是脱身皮,也要生长。这也正是对泡桐祟敬的原因。
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的呼吸和生长,我们也许不会有很多感受。但一切诸法自性,人们在自然面前也俨然一枝一叶。
人的成长过程,其实是一场旅行。毎一段历程有美丽风景,也有“脱皮”般的艰辛,这就需要有生活的担当,有抵挡风雨的能力,更需要生命不止便不停息的韧性和耐力。
正值收麦季节,忽然想起父辈们那一个个顶着烈日的脊梁。他们是从春天脱了衣衫开始晒后背的,还说只有晒得脱了一层皮,晒出黑油,才禁得起一夏的背负。真的,那时我高中毕业,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觉得很是吃不消的。每当看到他们光着背扛起扎呼呼的麦捆,秋天里一筐筐玉米什么的,一趟趟在泥土里迂回穿梭,心里也感慨过:正是这一副副“铁脊梁”承担了一种社会责任,一家家生活的希望。
也曾问过一位大叔:“烈日灼背,你真的不疼吗?”他笑着答:“怎么不疼呢,都是肉长的。但晒得久了,脱一层皮就皮实了,这样肩膀就耐磨了。再说,当农民就不能太娇气喽”。
似乎这最后一句是说给我的。
是啊,生命也需要努力,也需要裂变,“即使脱身皮,也更成长”,这是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