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读起来像是作者几篇文章的合集,各个人物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关联。不像《万历十五年》那贯穿首尾的阴阳悖论。
朱元璋
眼界决定高度
一个农民出身的皇帝,理想的社会就是平均主义,统治的方式是不停地讲道理。对官僚阶层不信任,对地主商人狠打压。当西方世界越来越开放进步的时候,大明朝守着一个大村庄,故步自封。
现在站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我们当然知道首要是发展生产力,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社会才能稳定。其次,国家的管理要以法律和制度为基础,不能靠道德的说教。最后,一定要开放社会,允许新的思想和外来的技术,流动的文化才是长久的文化。
海瑞
一个从未成年的倔强者
海瑞的不成熟,是以为自己一个人能改变世界,以为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就做什么都是对的。
海瑞像极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以为读了几本经书,就掌握了世界的奥秘。但社会是复杂的,人性是多样的,利益是纠缠的。即使张居正位居大学士,背后有皇帝撑腰,改革之路也是异常艰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海瑞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社会。说到底还是不成熟。
魏忠贤
中年焦虑者的镜子
魏忠贤出身农村,但不是我们印象中忠厚朴实的农民,叫他地痞流氓可能更合适。整日无所事事,无非是喝酒赌钱,最后输到混不下去了,还是借钱去割自己一刀。
那个时候,太监是要比普通人过得好一点,毕竟是在宫里上班,就像今天在大公司打工一样,混的再差也算的上是中产阶级。但上升之路也和今天的打工仔一样,不要问他什么时候能当官,就像不要问一个太监什么时候生儿子。
魏忠贤在宫里混了三十年,最终也只是做饭了一个伙食管理员。放到今天,三十岁如果没做到伙食管理员,估计就已经每晚失眠,脱发掉发,严重者抑郁寡欢。我们无法想象魏忠贤的心情,但平庸的中年人的焦虑之情,已然蔓延到整个网络媒体。
魏忠贤毕竟是在史书上留下了名字。命运的转折点来自于新皇帝的登基,这个新皇帝正是魏忠贤从小陪玩到大的,而且皇帝的奶妈还和魏忠贤有着亲密的关系。这就像公司里一直不喜欢你的总监跳槽了,空降过来新官的竟然是你老婆的侄子,而且这个侄子从小就喜欢你崇拜你信任你。这个时候,你再无能,再平庸,新领导都有用你的地方。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一个没什么能力的太监掌握了权力,做出了很多错误愚蠢的事情,被历史所唾弃。而他自己,也在失势之后落得下场惨烈。
命运是场风,风起时,你高高在上众人羡慕,风落时,你努力挣扎却原地不动。
郑成功
谁的民族英雄
提到郑成功,下一句就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不知道这个定义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从来没人告诉我民族英雄身上有一半日本人的血统。这是个有趣的事情,大明朝可以说汉人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大日本也可以说日本人郑成功占领了台湾。所以,从这个时间点来看,台湾到底是属于谁的。
郑成功父亲是走私犯兼海盗,被政府招安后做了官,也就是洗白上岸了,可以正大光明的“贸易”。这又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走私是不是合法的事情,取决于谁在做这件事。没有官方授权,你就是个罪犯。可当大明朝也管不了你的时候,居然还会给你一个正式的官职,对错的决定权掌握在了做事的人手里,运动员兼职了教练。
郑芝龙投降了清朝,郑成功不愿意。但大陆已经待不下去了,郑成功的军队显然打不过清兵,怎么办,郑成功给手下画了个饼,对面的宝岛有金山银山,我们何苦在这里死撑着呢。于是兄弟们一起冲到对面,从葡萄牙人手里抢回了台湾。不知道当时郑成功的心里,有多少是为了“民族大义”,有多少是为了生存。
儒家理论中,忠和孝是一个矛盾的要求。比如刑部尚书的爸爸杀人了,该不该判刑。判,就是不孝。不判,是对国家不忠。郑成功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父亲劝自己降清。听父亲的,是对大明朝不忠,不听父亲的,就是不孝。这一尴尬在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死后达到了极点,自己效忠的皇帝都不在了,还说什么忠义呢。郑成功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牺牲老爸,坚守台湾,这称得上是不忠不孝了。我想,他一定是为了祖国的统一,为了民族的大义,为了不负民族英雄的称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