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成长日记‖红楼梦,我来了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初识红楼梦

寒假里,为了让即将高考的哥哥多了解一些《红楼梦》,在每天晚饭时,全家人会一起收看《百家讲坛》之红楼梦名场面。

《百家讲坛》不愧是央视的王牌节目,名校教授,精辟的分析,深刻剖析了熟悉的红楼名场面背后的深刻内涵,通过人物的分析,让我对红楼梦都有了全新的理解,女儿更是听得入迷。

我们夫妻边看边讨论其中的人物,故事。孩子爸更是拿出《红楼梦》原著,确认着自己记忆中的一些故事细节。二年级的女儿也兴冲冲地和爸爸抢着看原著。又厚又重的《红楼梦》原著,对于女儿来说稍显厚重,而从图书馆借来的《红楼梦》少儿版则更适合她。浅显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小学低年级孩子对红楼梦有个全面、概括性的了解。

接下来女儿又借来《曹雪芹》,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从小说到作者,小孩读书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找到了门道。文学作品常是一个人生活的艺术再现,作者通过小说、人物,诉说自己对时代、对世界的态度及看法。了解作者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作品及作品背后的大历史。

红楼猜人游戏

“‘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妈,你猜这个红楼梦里的谁?”女儿站在沙发帮上问我。

“林黛玉”

“你再听这个,‘哈哈哈,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王熙凤”

女儿有点不服气,继续追着问我,

“这花是单给我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

“这我可不知道,提示一下好吗?”我懵懵地问她,

“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女儿刻意模仿着电视剧里林黛玉的细声细语说。

我故作迟疑,女儿等不及了,

“林黛玉呀,提示了你都不知道。”女儿看我答不上来,颇感得意。

“天下真有这种标志的人,今儿我可见了。”

“别的姑娘都有了,这两只是姑娘的了”

“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

我俩一次又一次地玩着女儿的红楼游戏,乐此不疲,那些经典人物、名场面在笑声中被记在心里。

睡前红楼插曲

“你别挤我了,我挥手拿东西会碰到你的嘴(悠悠这两天口腔溃疡,嘴疼得厉害)。

晚上临睡前,我推了推紧靠在我身边的女儿,

“那我可就要哭成个‘泪人’了”

我哈哈大笑起来,眼前马上出现87版红楼梦中,贾珍哭儿媳的滑稽画面。

女儿也笑了,她告诉我红楼梦里就这么写“哭了”。

在女儿心中,《红楼梦》已收入自己阅读书架中,不再陌生。

(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