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星期一晚上,齐帆齐第五期写作特训营的共读经典课,是《傅雷家书》。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不同于一般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非常的细心,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傅雷家书》写信时间是1954年至1966年5月,共186封书信。
傅雷通过书信跟孩子谈做人;谈生活起居等细小的琐事;谈婚姻家庭,告诉儿子在恋爱中要学会克制,学会对别人负责任,要把前途和健康放在首位。
老师通过傅雷对其孩子的教育总结出,家长不必刻意去安排孩子怎样做,而是学习傅雷先生,巧妙的通过家书的形式,委婉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指导孩子应该如何去做?
《傅雷家书》的精华主要分为4点
1、因材施教。
就是根据小孩的特点,观察他的喜好和擅长。他发现他的大儿子傅聪从小就特别喜欢音乐,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傅聪8岁半的时候,就在家里请了个音乐老师。
因为在家里和学校要同时上课,小孩子非常辛苦,他于是就给儿子办理了退学。最后儿子傅聪,如愿成为了一个著名的音乐大师。
而对于二儿子傅敏,他发现小孩并没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和特长,所以为他走的是传统的教育路线,最后傅敏成为了一名英语特级教师。
通过个性化的因材施教,两个小孩都培养成为各自领域里的优秀人才。
那么对于我们父母来讲,可以通过多观察,看看孩子有没有哪方面的天份和兴趣爱好,根据孩子的长处去发展。
2、傅雷是全面教育的榜样。
他非常注重孩子在童年时期,及时进行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比如他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怎样感谢他人的帮助,要培养怎样的品性、品德、礼仪等,琐碎而苛刻。
而现在的很多家长,更喜欢教孩子怎么不吃亏。对比之下,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思考。
3、正确的择偶观。
这里他强调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对于找终身伴侣,他明确指出,一定要注重人的品质。要具有善良、敦厚、大气、拾大体的品性。而且这些品性,是要真实可靠的。因为谈朋友的时候,人都比较感性,不容易看清楚对方。可以通过观察他对陌生人是否友善,来判断对方的为人是否厚道。
同时还必须要孝顺,懂得感恩,因为百善孝为先。
其实,我们如果找合作伙伴、交朋友的时候,也都可以借鉴这个标准。一个人的人品要非常的敦厚、可信、善良,才是可以长期交往跟合作的对象。
做事之前先做人,厚德载物,一个人的品德往往比才干更加重要。这也是傅雷先生给予孩子们的指导。
4、反躬自省。
就是作为父母要经常躬身自省,要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跟孩子有共同的语言。人无完人,家长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
老师也分享了她自己开办“做思维导图训练课”的一些经验。比如她争取到在孩子的幼儿园,做一个公开课的机会。
展示课主题是“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故宫”,是和她的女儿共同完成,给她女儿一个公开展示的机会。这就叫行为设计学的“巅峰时刻”。
她女儿因此有了主动学习故宫知识的积极性,从三皇五帝到元明清的历史发展顺序,虽然是幼儿园小朋友,也能准确地说出来。
要适当的给孩子制造这种“巅峰时刻”,这样即使她长大以后,这些闪光瞬间也会永远留在她的记忆之中。
傅雷父子通过家书,他们之间建立起了牢固的感情纽带。《傅雷家书》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书中傅雷先生讲了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道理,给予人们很多正确、有益的引导,对于家长们都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有一句有名的心灵鸡汤说道: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期,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孩子们都有着各自的潜力,只要给予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必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齐帆齐微课第五期第(7)篇,本文(1395)字,共( 1247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