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为本职关系,我接触的同事中偏技术岗的居多。
干技术毕竟属于青春饭,因此做到一定程度大家就会开始考虑转型的问题。不夸张地说,转型得是否漂亮,几乎决定了后半程的方向。
因为它是一个宝贵的思维转换的机会。只可惜,有些人并未充分利用。
我曾共事过的一个36岁程序员,几个月前在领导的建议下,开始带3、4个人的小团队做开发项目。管理岗位,免不了写些周期性报告、进度反馈什么的,他相当排斥,总认为那些都是虚头巴脑的玩意儿,提交上来文档只有寥寥几句话。
领导找他谈话,他理直气壮地说:
“其实我并没有很想带团队啊,我只想做个纯粹的技术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吧?”
领导一下子无语了。
说白了,这种“不忘初心”就是给自个儿定型, 固步自封蹲在原地不肯走。
这点在一些专业型员工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专业工作的门槛相对高,有时在人们心里是一件颇具神圣感的事。久而久之,目标窄化,只会想在眼前这条路上做到极致。
在互联网行业,100%靠技术做到顶尖位置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多数是在逐渐转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搭建出一套符合自身的优势组合。
我关注了一位前程序员+前产品经理、目前全职写公众号的号主。在一篇文章的留言区看到有人劝他“再次建议你回归技术,而不是教人怎么混职场、怎么做人”。
他答复中有一句,我非常认同。
他说,技术不是全部。
是的,不管你现在做的是什么、你擅长的是什么,它们都只是职场规划的一部分。
我们所处的环境每天都在变化。
美国作家伊贝拉《能力陷阱》中就曾描述:
有一类人在某一领域十分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却存在极大能力缺陷,当外部环境波动时,如果他的长板没那么长,极有可能第一批被淘汰。
这种一条道走到黑的行为,本质上,就是排斥其他可能性的偷懒行为。
02
我一位HR朋友说,不少人在工作中聊“初心”其实是件挺尴尬的事。
常见的状况是:
最初做某件事,3年后还是做某件事,5年后继续……始终沉迷于当前擅长的事,到最后发现跳不动了,只好美其名曰“不忘初心”。
他们混淆了两点。
第一,定义错误。
说句实在话,上班族最大的初心是什么?
挣钱。
不管你写代码也好、做销售也好、做自媒体也好,它都只是一种实现方法而不是目标。大部分人选择工作时,也是把工资当做重要权衡因素。
查理·芒格同样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不清楚自己的热爱和目标时,每天把头脑最清醒的1小时留给自己,学习、思考。3个小时陪伴家人。剩下的时间,谁给钱多就给谁干。”
这问题很好理解,只要反问自己:
假设今天这份工作只有2000块月薪,你愿意做吗?
答案立马水落石出。So,别把方法当成终点。
第二,主动选择VS被动接受,是两种模式。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爆红后,评论中有两个词频繁出现,一是匠心精神,二是不忘初心。
文物修复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记忆,而且非常艰辛的工作,并不都像纪录片中展示的那么唯美动人,魔术般地让文物复活。行内更有“择一业,终一生;三年打杂,十年入行”的说法。
“初心”的前提是什么?
主动。
“我要把它当成事业做”,这是主动选择;“我只会这个其他的也不会啊”,这是被动接受。
很多人所谓的坚持,不过是找不到其他出路、只能继续做眼下的事。长久下去,从不想选择、变成了放弃选择、最终就是没得选择。
03
这几年在职场,我发现很多人工作久了就会变得迟钝。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工资按部就班地缓慢增长,往往不愿意再去了解新事物,更不愿意抬头看看外界环境变化。
这种做法,在眼下这个互联网时代明显落伍了。
首先,你没准被打得猝不及防。
前两天几个同事闲聊手机品牌,有人无意说了句:“还是以前的诺基亚最耐摔。”
一位年轻的实习生问了句:“诺基亚是什么牌子?好像有听说过。”
挺让人唏嘘。
他或许不知道,诺基亚从1996年起,曾占领市场份额No.1长达14年。这个从功能机过度到塞班系统的老牌霸主,面对2007年横空出世的、带着颠覆性触摸屏的iPhone,以及谷歌推出的Android系统,不以为然,依然全资收购了塞班。
直到2010年iPhone4惊艳世人,诺基亚才恍然大悟。
可惜为时晚矣。
诺基亚或许没做错什么,可它太执着于做手机,太执着于日渐式微的塞班系统,没有及时迎合市场,最终导致决策性重大失误。
曾经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黯淡。
其次,你很难抓住趋势带来的机遇。
淘宝第一女主播薇娅,十几年前当过签约歌手,但唱片行业不景气,于是开始经营线下服装店。经过几年打拼,她和老公拥有8家连锁店。
原本早已衣食无忧,但随着网购热潮来临,薇娅决定转战线上网店,破釜沉舟将七家线下店铺全部关闭。
为了创业先后卖掉3套房。
2016年,她在淘宝直播上线的第一时间成为主播。经过3年沉淀,成为淘宝第一女主播,2019年双11当天销售额超过27亿。
马云说,许多人输就输在对新兴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不忘初心≠原地停留。
在原地待久了,哪怕想起身,恐怕早已错失良机。
04
这么说吧,“不忘初心”是个相当政治正确的词,但它套在目标上不见得适合。
我们挖掘自己定位和长板,必然需要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过程。换句话说,你最初设定的目标,不一定对。需要不断试错、不断验证、不断纠错才能逐渐对准红心。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连茨威格都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他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往小了说,做事大多数是边走+边想+边调整的。
比如我码字这件小事。
估计你们不知道,身为IT产品经理的我最早写公众号时,写的是产品实操,聊产品构建思路,线框原型图设计……除了产品经理群体几乎没人会看的那种。
不到1个月,我觉得内容过于小众+单一,于是加入自己感兴趣的金融理财内容;又过了一段,开始结合自身经验加入职场的内容。
过程中同样有些读者说,“还是希望你专注写产品的文章。”但我明白,恰恰因为这几年写职场和投资,对我自身拓宽思路有很大帮助,它们反哺回来让我加快迭代更新的脚步。
往大了说,人的追求是不断升级的。
比如创业,创业者V1.0目标是挣钱,但到一定程度后,V2.0目标变成实现某个理想,到后来,V3.0目标没准就变成如何让员工挣更多钱。
就像VIVO和OPPO背后的控制人段永平,28岁时接过一家亏损200万的小厂,目标是能尽快盈利就好了。
到了VIVO、OPPO时期,他就想让员工们与公司一起挣钱,无论中高层还是基层员工都可以持股,员工持股率高达60%以上。形成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再比如成立于1997年的Netflix。
从最初做租影带DVD生意,到创立会员订阅制,再到内容自制,直至成为全球流媒体No.1,每个阶段,目标和策略都截然不同。
所以你看,目标其实是随着你处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世上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坚持初心不见得就是对,转移阵地不见得就是错。
无论哪种选择,最关键的是——
我们不要自欺欺人地陷入固化思维中,而要明白背后的意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