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为了一小笔钱而郁闷、焦虑、犹豫、徘徊,其实,这笔钱能不能得到还是一个未知,但是我还是无法不去做出已经落袋为安的假设。
俗话说,钱财乃身外之物,活的年份多了,还真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别说已经得到的,就连这还没有得到的,我都已经把它划归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为之规划了,俨然它不再是身外之物。
22岁之前,也就是大学毕业前,我还天真的认为,钱够用就好,无需太多。之所以因为觉得够用,是因为那时候物质相对不丰富,购买途径相对简单,不知奢侈品为何物,不懂得金银细软有何价值,整天傻呵呵的牵着小情人的手,觉得早餐一起吃个鸡蛋灌饼便是很大的幸福,干嘛非要抹茶蛋糕焦糖玛奇朵呢?对于10几年前的大学生,花250块钱买一个256兆的u盘,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就便是你怀揣1000块,也只是买4个u盘而已,因此,还真的觉得钱财确实是身外之物。当然,那时候的世界观相对单纯,也足够幼稚,不懂得拍马屁,不懂得瞎奉承,不懂得黑白颠倒,不懂得混淆是非,当一个男人送我礼物时可以严词拒绝,说我真的不喜欢你;当女友穿着一条明显和身材不搭的裙子问我是否好看时,我可以不加思考的回复你是脑子进水了非把自己往埋汰打扮?
22岁之后,开始走进了这个充满诱惑、遍布火坑的社会,才逐渐明白,对钱财的追求可以永无止境,对物质的迷恋可以迷失自我。在公园的大路小径,人人都背着一个长炮筒,对着一只懒得游的鸭子拍啊拍,我简直无法掏出自己那个小卡片机拍下满园春色;走在地铁到小区的路上,看着摆摊的小哥都拿着土豪金在打电话,我顿时感觉自己的收入简直将人均GDP拖到了大腿根;看着亲朋好友在朋友圈晒着欧洲美帝土耳其,我对于只在奥森散步还是11路来往感到无比惭愧;看着小朋友在火车上熟练的用着ipad,自己却给孩子读着恐龙时代而质疑,孩子是不是真的输在了起跑线上?每当在自己儿时美好的梦想和现实发生很大冲撞的时候,我便会对于自己的盲目艳羡、低俗追求以及扭曲的价值观深深自责和厌恶。但是,当梦想照进现实后,我才知道,这种自责和厌恶除了徒增生活的烦恼我,并没有使我的精神世界由此崇高。
很多时候,我愿意去美好的梦想,不管我开奥拓或者奥迪,都是可以被后车尊重不随意超车的;不管我吃鱼翅或者鱼头,都可以看到服务员笑颜如花的;不管我去英法美或者新马泰,签证的信息都是可以被等同看待的。在我常年怀揣着中美好的希望却一次次被奚落被打击后,终于开始随波逐流的追求那些所谓的利益,说着言不由衷的赞美,表着用心险恶的衷心,以此换来职位的提升、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这几天,我又因为那笔暂时虚无缥缈的收入而一步步放弃着生活原本的美善,同时不停的劝服自己,向你那些所谓的底线低一次头什么不妥,只是,我知道,这次选择了妥协,那下次也就不会再有坚持。
经过再三思考,我不得不承认,钱确实是个好东西,“纵有广厦千万间,睡觉只需三尺宽”,这无非是自我宽慰的谎言而已,在这个拼爹拼爷拼车拼房的年代,到底如何梦想真善美但生活高富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