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张健给我讲的他自己的故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张健和女朋友李惠从省城师范毕业后一同分配回县里工作。张健留在县城一中,李惠却被安排到一个离县城80公里的偏远乡村支教。从此两人开始了异地恋。
那时实行的还是每周六天工作日制度,每周只有周天一个休息日。交通、通讯条件尚不发达,来往李惠所在乡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下了班车还要走十多里土路才能到李惠任教的村里,想去看看都极不方便,往往赶不上回城的车。当时除了有十万火急的事才能去乡政府接打电话,还是需要邮电局总机人工接转的那种手摇电话,张健他们是用不上的。所以他们之间以书信传情,两人在盼书信的漫长等待中彼此牵挂和思念,也有现在的年轻人无法体味的浪漫。
凭票供应生活物品的年代,啥都紧缺。家家户户每月领回的各种票证都被一家之主仔细地锁好保管,精细地算了又算,然后揣着这些票证到商场门前排起长队,等候购买粮油布匹副食甚至一枚铁钉。张健也和大家一样,除了日常生活必须,他将那些票证一张张地收藏着,量入为出,尽可能地积赞一些等着成亲时用。平时难得分得的一点糖果饼干之类自己一个都舍不得吃,想法托人捎给李惠,两人就这么甜甜蜜蜜地维持着你侬我侬的情意。
那年夏天,张健好不容易分到了一张西瓜票,又用油票和同事换了一张,他想让女朋友也尝尝这个稀罕的东西,毕竟这个夏天县城第一次供应西瓜。星期天一大早就来到蔬菜门市部排队买了四只大西瓜,兴冲冲地给女朋友李惠送到乡下。幸运的是,下了班车的李健居然还搭上了一辆李惠村里的大拖拉机,要不这么炎热的天,他要走这十多里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当他跳下大拖拉机,小心翼翼地抱着西瓜走向李惠任教的小学时,突然发现路两边就是大片的瓜田,圆滚滚的西瓜躺在碧绿的瓜叶中,好像一个个大大的笑脸。见他抱着西瓜出现,李惠十分惊喜,但又有些不解地看着他。“我从县城给你买的西瓜!”恋人相逢的激动和欣喜,冲淡了李健的尴尬,李惠毫不介意,而且还十分感动。她笑着说:“你这死脑筋,我这村里别的不出名,大白菜和西瓜那是远近闻名。你这么远送来了,说明你心里有我。”
两情相悦,两人不久成婚。常常将这个西瓜的趣事说给亲友听,回味着曾经的甜蜜。
如今的爱情,已经是个奢侈品了,虽然人人都在强调,没有爱情的婚姻我不要。但是,才貌,财富,出身,甚至基因都成了婚姻的硬件要求。强调的是自我,一颗焦躁的心哪里能容下为对方考虑?把恋爱当作一次次快餐一样消费。不会认认真真地与对方相处,总是先将双方的各方面条件拿出来说事儿,唯独没有考虑是否能够情投意合。像张健和李惠那样,一年里除了寒暑假能够在一起,其他时间各守一处,默默地等候,静静地思念,为对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爱情没有创意,没有企图,但就是这么温暖着他们,使他们携手走过人生的春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