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觉得对牛弹琴的人比猪八戒还笨啊!其实在我国的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就对牛弹过琴。
刚开始的时候,公明仪经常在宴会上给王公大臣们弹奏他的七弦琴,王公大臣们非常地敬重他,给了他很多很多的钱。
有一天,他突然兴起,想道:王公大臣们都这么喜欢我的琴音,那……街头百姓会不会也喜欢我的演奏呢?
于是他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心,离开了王公大臣,来到街头抚弄他的七弦琴。琴音一出,街头百姓不分男女老少,人人如着了魔似的地向他靠过来,将他围在中间,静听他的琴音。有十七八岁的少女,甚至不由自主的翩翩起舞。此时的天地,仿佛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公明仪非常高兴,他又想:原来街头百姓比王公大臣们还要喜欢我的琴音,那么乡野村夫会不会还喜欢我的琴音呢?
于是他又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心,离开了城市,来到了一个小村里。他席地而坐,轻抚琴弦,美妙的旋律凌空飞扬,所有的乡野村夫们听了以后,都放下了手中的农活,闭目聆听他的琴音。
但他很好奇,村民们怎么也不围上来,只是远远的站着,也没有人跳舞。难道是我的琴弹奏得不够好,于是他又换了一首他更熟练的曲子弹起来。
一曲弹完了,村民们仍然没有动。正当他准备去虚心的向村民们请教,他的琴音哪里出了问题时,村中有几位年长的老者过来感叹说:你的琴弹得太好听了,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才会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啊!
公明仪一听,心想:原来他们是被我的天籁之音迷住了,才会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看来乡野村夫比街头百姓还要喜欢我的琴音。
于是他非常高兴的辞别了村民,准备回家了。当他经过村口的时候,看到有头老牛在低着头,默默地吃草,他又突然来了兴致,想道:乡野村夫们如此喜欢我的琴音,哪么他们养的牛,是不是更喜欢我的琴音呢?
于是他又对着老牛,弹起了非常高雅的曲子。但一曲完毕,老牛照样吃着草,甚至都没有抬头看他一眼。
他想到可能是这首曲子太过高雅,老牛听不懂,不过没关系,他还有许多曲子可以弹。
于是他换了音调,又认认真真地弹奏了一曲,但老牛始终没有正眼看他,只顾自己吃草,偶尔抬起头赶赶苍蝇和蚊子。
他又想,可能这首曲子自己还是弹得不够熟练,于是又换了一首他自己认为最最最最为熟练的曲子。
可是一曲没有弹完,老牛干脆走到别处吃草去了,留下他一个人在原地发呆。
这时候老牛的主人来了,公明仪起身,非常恭敬地向老牛的主人请教:为什么人人都觉得他的琴音好听,而老牛却听而不见呢?
老牛的主人告诉他:不是你的琴弹得不好,而是老牛根本听不懂琴音,它甚至觉得你是在制造噪音,吵到它吃草了,所以你也根本不用在意它对你的态度,只要你做到天下百姓都喜欢你的琴音,就可以了。
到这时候,公明仪终于明白了,原来有了琴音,还要找对听众才有用,对牛弹琴,牛是听不懂的,就算弹的人再厉害,牛也会无动于衷。于是他又拜别了老牛的主人,去为天下百姓弹奏乐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