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与人博弈,比如你和朋友一起拼单饮品,她想喝奶茶,你想喝咖啡,你们需要沟通说服,达成合作,这是一个博弈场合。
在职场生活中,博弈无处不在。比如,当你选择了A方案而同事选择了方案B,当客户想要更低的供货价,而这个供货价低于公司规定,你该怎么办,如何说服对方?
博弈的本质在于互动决策,也就是决策者相互影响,所以要想说服他人,就必须足够了解对方。
摩西·霍夫曼和埃雷兹· 约耶里在《隐藏的博弈》中便利用博弈论为我们揭示了人们行为、理念背后的深层动机,也只有在足够了解对方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的说服他人。
一、怎么通过摆证据说服别人?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所给出的信息是取信他人的关键。也因此,我们向别人展示的“证据”是说服别人的第一步。
在《隐藏的博弈》里,作者为我们介绍了通常人们想要说服别人的三种方式:倾向性披露、倾向性搜索和验证性试验,也就是尽可能去搜集、展示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当人们只展示好的而拒绝展示坏的时,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倾向性披漏。比如在写简历的时候,操作指引非常直白,告诉求职者要“集中展示自己的成就”。
要想真正的说服他人,仅仅提供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是不够的,还需要弄清楚对方的所思所想,在看清整个博弈格局的同时找到对方的在意点。
二、如何找到说服对象的痛点?
要想找到说服对象的痛点,首先要学会切换视角,也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沟通中,很多人会摆出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证据并强调这有多么重要,这当然可以说服那个本身就和你观点一致的人,但是对于和你观点不一样的人,对方为什么要听你的呢?
所以,能够找到对方的利益关联点,这是说服他人的关键。
也只有在看明白整个博弈格局的前提下,你才能预见被说服者的种种考虑,也就是博弈中各种策略的获益程度,顺着他的思路,解决他的顾虑,并恰到好处的指出“最佳选择”。
因为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去考虑的,都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说服的重点在于,找到对方在意的好处,然后让对方看到它。
三、怎么让对方看见自己的得失?
如何点明这份“好处”,让对方看见呢?
前面我们提到,别人之所以会被你说服,本质上是因为有“利”可图,也就是你找准了对方痛点并把它点明了,所以表达的重点不在“我”身上。
试想一下,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过这些场景:你在周末的晚上想要休息一会,但隔壁房间仿佛在庆祝什么,传来了非常吵闹的声音,你该怎么办?
所有的这些,都需要你去说服对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妨转变一下思路,这件令你困扰的事情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
隔壁庆祝的邻居也许是在享受某种快乐的氛围而无法停下来,无论你如何强调这件事情对你来说有多么着急和重要的时候,是无法触达到他的利益核心的,因此表达的重心不应该放在“我”的身上,而是发掘这件事情对他会产生何种影响。
邻居的收益预期可能就是这一刻的情感体验,此刻表达的重心就在于你会采取措施改变他的收益预期,比如投诉或报警。
当对方意识到这会对自身的利益产生影响时,反而会更容易被说服。
无论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还是“表达上不以自我为中心”,博弈论对我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对方听你的,或者不听你的,不在于你有没有道理,而在于,你能不能拿出他在意的好处。
这便是博弈论,它不仅能帮助我们透视全局,看清局势的走向,也能帮助我们洞察到对方行为背后最本质的深层逻辑。
人生是一盘大棋,参与博弈的人很多,如何面对这一路上的竞争与合作,站在博弈论的角度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竞争与合作的意义,提升我们的认知与竞争优势。
— THE END —
本号致力于分享“领导力、团队与职场”相关内容,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