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美食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小说、动画等都没什么抵抗力。
《佛跳墙》《花间提壶方大厨》《金玉满堂》《食神》《美食的俘虏》等等。
在各类的作品中,看完下来,影响最深的是,没吃完的葡萄、饿极了吃下的云片糕、有点药味的鸭子汤。大二的时候,面临期末考试的压力,还抽空把中华小当家看了一遍又一遍。
小时候,胃口极好。家里的零食是存不住的。会自己动手,做想吃的东西。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会精打细算,宁愿攒攒钱。直到到了某个年纪,胃口减小,吃不下那么多的东西,吃不下以前喜欢的零食,学着和难吃却有营养的菜和平相处。
奶奶说,小时候的话,只有馒头都能吃的干干净净。现在的话,怎么就变成这么挑剔的人。
在4月的尾巴,我遇见了《喜欢你》,一部打着美食旗号的爱情小说。赞美这部电影的人太多,好的坏的,都剖析得明明白白。但喜欢某个电影,喜欢某个小说,从来都是内心的自我表达。
《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
韩寒写的词太棒
陈绮贞的处理太棒,喃喃又自语。
听歌的时候,心里开出一朵朵花,在这个时候,你想起了谁?在某一刻,因为某些原因,喜欢上某个人,就像是没有菜谱的女巫汤意面,你不会知道喜欢的会是哪一个人的哪一道。
现代的人儿们啊,对感情想要个标准答案。打开网页搜索,各个社区里感情问题都雷同。
不外乎:
TA到底爱不爱我,爱我的表现有哪些?TA爱你的表现有哪些。是套路还是真的喜欢。如何优雅地说我喜欢你?XX星座和XX星座合适么?
而人越大,越知道这个尺度和标准在哪里。
本地户口意味着TA家父母,可以在搭把手帮个忙。有两套房子,工作不错,以后会过上稳定的生活。认真考虑了这些,才会考虑会不会心动。
在适应成人的世界,我是有点难过的。
2014年的5月,临近毕业,挥挥手对一段三年的感情说再见。分手后,和他吃了两顿饭,一顿在食堂,一顿选在了看起来就很贵的西餐厅。怎么开始,怎么结束,都还来不及想清楚,就要做出选择。
2015年的5月,我放下了求不得的执念,在南戴河的日出下,吃下了一个又一个皮皮虾。
2017年的5月,洗手做甜羹,想吃什么,自己做就是了。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胃。
喜欢你,也喜欢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