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5招激发内驱力,孩子能从“拖拉”到“主动学”!

家庭中是否有一个学习拖拉、做事慢吞吞的孩子?这种情况让许多家长倍感头痛。有一位妈妈形容说:“简直是加速衰老的催化剂呀”。孩子的拖延磨蹭,的确是成长中的一大硬伤,不管是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缺乏行动力都使得事情难以顺利完成。

最近,我去了朋友家做客。她的女儿一一,平时是一个特别活泼又好动的小女孩。但一到学习时间,她就会表现出一种“懒劲儿”,变得慢慢悠悠。朋友向我抱怨:“这孩子就是这样,明明十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非要趴在桌子上发呆、掰着手指头玩,结果一晃一个多小时都过去了,作业还没写完”。

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只是耐心劝说,可能效果甚微。一一竟然对妈妈的说教毫不动摇,反而发出一系列灵魂三问:“我为什么要好好学习?”、“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有其它工作了吗?”、“买不到喜欢的东西又能怎样”?这种无欲无求的态度,正是内在动力不足,或者说“内驱力”不足的表现。

所谓内驱力,是指能唤醒状态、产生行动力的内部力量。而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我们必须结合外部诱因产生相互作用。以下是5个小技巧,可帮助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1. 减少批评指正

一个内驱力爆发的孩子需要的是自信、自觉和自由这三大内在动力。如果只依赖外力催促,可能效果难以持久。性格直爽的堂姐就是一个例子,她对侄子晨晨写作业的方式过于苛刻,频繁批评和唠叨只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影响潜意识的成长力量。

建议家长放下批评指正,多为孩子创造一些“高光时刻”体验。将孩子当成自己眼中的“学霸”,即使是小事也值得赞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拒绝死记硬背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较小的孩子,适度的规矩和束缚有助于培养好习惯。但是,对于长大一些的孩子,应该给予更多自由,不要过于强调死记硬背。要帮助孩子获取正面能量的反馈,注重他们的优点,鼓励积极的方面。

3. 凡事别急着批评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对待方式。父母不要过于急着批评孩子,要试着将“缺点”转变为“优点”。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做好时间规划,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4. 鼓励孩子自信心

要让孩子知道“他真的能行”。不要一概而论地看待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他们可能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表现。通过积极的鼓励,让孩子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5. 认可孩子的荣耀

唤醒孩子对生命力的觉醒,让孩子在“高光时刻”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将孩子所获得的奖状和奖品放在显眼的位置,让他们随时看到,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内在动力。

总的来说,激发孩子的内驱力需要综合考虑外部诱因和内部动机,通过创造正面的体验和时刻,让孩子在成长中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