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农村出来的对这种老式自行车应该印象深刻,它从小学陪伴我到高中,第一辆自行车是大伯父给我们家的就下图中一模一样的款式,我管它叫牛车!沉重结实,坚硬,易掉链子,易漏气,易摔又耐摔!
当时家里有了第一辆自行车了特别的兴奋,立马就推到屋前的晒谷场开始学车!
学骑这种牛车自行车是要分好几个阶段的
第一阶段:三叉挡,脚从三角形的地方踩,开始半档的踩,刚学车大家都是这个级别,一群伙伴放学后就在晒谷场转圈练车。晒谷场是泥巴地,摔了也不会很疼。学了第一档大家就开始比赛,在山谷场上骑着转圈圈,摔了立马起来继续骑,对于之前只坐过板车的我们骑上自行车感受这种快速度的感觉奇妙无比!
第二阶段:横杠档,对于小学才一米三四的个子,骑上这样大车的横杠是需要技术的,脚跨过这根杠是一个技术,开始脚只能往前跨上,对于个子矮矮的,下车也是一个技术,稍不留神,人车一起倒地!学会了横杆档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如何能脚从后面跨上去那就更酷了!
第三阶段:坐上座位。这个时候骑车的样子就帅呆了!不过很多人脚还够不着无法全档,就脚背把踏脚板勾起来完成脚踏板转一圈的,这个时候骑车的动作还是看起来别扭的,而当足够高的时候,男孩子就开始练习放开双手骑车,尤其下坡路放开双手迎风呼啸的样子帅呆了!
到了初中自行车就变成了我们的交通工具,骑着这样的又高又破的牛车,连续三年赶十几里路的泥巴路去镇上上学是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力的!
第一次骑车到学校的路上,我车后座位挂着自己的被子就因为让迎面来的车摔到路边的沟里了,谢天谢地我一点也没有受伤,但不知道当时费了多大力才把车连同被子从一米多深的沟里抬上路,继续骑着车去学校,因为个子还不高脚不能完全踩过脚踏板,骑车的时候要左右扭动双腿,骑到学校的时候大腿内侧被硬硬的座位摩擦疼痛。
平常掉链子,漏气,刹车失灵的问题就更层出不穷,下雨天经过一段红泥巴路还要塞车,是泥巴塞车轮,让车动不了,这时不仅车无法骑,还得不停地给轮胎挑泥巴,走几步就的挑一下泥巴,走几步就得挑泥巴,尤其挡水板下方的泥巴无比的顽固,树枝拿它都没办法,有时还得拎起袖子直接手抠,后面干脆拆了那轮胎上的防水板,车是丑了点但不影响骑,除泥巴就省事多了!
但我还是喜欢骑着它去学校,比起走两个多小时的路,回家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多少还是有安全感的,曾经有几次走路回家,冬天还未到家天就会黑,让我心里有些害怕以致于现在还偶尔会梦到从学校走路回家担心回不了家!其次就是春天蛇多的时候,经常有蛇串到马路上,骑在车上经过那一只只蛇的时候觉得太有安心的感觉了,还有就是碰到暴风雨快来临的时候,骑着车子跟狂风和乌云赛跑,比起走路能更快速地到达避风雨的地方,基本上能赶在雨刚好下了就到达了避雨的地方,骑车太神气了!而且这牛车无论再破它还是能帮我扛米扛被子,一般两周带一次大约20斤的米,20斤的东西对这么大的车一点也不费力,每次到达住的地方把沉沉的米提下来交给房东的时候我就为这牛车感到自豪“你真行,这么重一点也没有把你累着!”
这就是我可爱的自行车它陪伴我度过了童年少年,带给我无数的欢乐,给了我安心和力量,让我也学会了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