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

                                                                       献青春力,护乡村环境

                                                                      ——水利学院“共护长久诗画情,同筑百年乡村梦”暑期实践队

    为了响应国家“三下乡”的社会实践号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归乡化雨实践队于6月9日在乡村对人们“乡村振兴”的了解做了详细调查。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采访

    在途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发现大家对于乡村现状,乡村污染情况很少了解,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意识尤其是乡村还有所欠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乡村改造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我们在乡村中对保护生态文明进行了宣传并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大量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现在村民对保护生态文明的观念都正在逐渐加深,已经初步具有基本的保护河流,维护环境的意识,在我们采访时,有位老人填写问卷时隔外的认真,并感叹道现在我们国家对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视,夸赞了我们的本次活动,提出赞扬与鼓励,希望以后诸如此类的活动大大增加,对于环境保护措施许多人都不太了解,我们也对乡村里的村民进行了知识普及:1.在河流旁边多种一些树木,防止泥土松陷。 2.减少用水量。 3.少伐树,减少环境污染。 4.对于水土流失做出措施。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用我们青少年的活力与朝气,献青春力,保护生态环境,让乡村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步步变好。

宣传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习铁人精神,让党旗飘扬在建设一线 直到今日,大庆第三代铁人李新民依然初心不改,即使在海外,和第一代铁人王进喜一样...
    海洋_a0bf阅读 97评论 0 0
  • 智能建造赋能美好生活 智能建造产业技师通过智能系统下发任务后,地坪研磨机器人便可自主作业,而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浮尘...
    丫丫0828阅读 179评论 0 0
  • 唐代李益这首《汴河曲》,一语道破为何春天美景也不忍心观看 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
    此生读写伴阅读 139评论 0 1
  • 人文党建“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党史红色漫画绘制 2022年6月27日,各个部门的成员集聚明知...
    佩琪_93fa阅读 106评论 0 0
  • 2022年突发奇想,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百书计划,目前才看完了7本书,与100这个数字遥遥无期,暑假又购置了一部...
    淡然清浅_7abe阅读 4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