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翻开朋友圈,刷到一个亲戚更新了生活日常的记录,很温馨的画面。按道理说,我是不可能看到的,说是亲戚,其实是旁系一个堂哥的子孙,而且他们一大家在M国,几十年根本都没有联系过,可缘分就在默默地给牵上线。
从小印象中,唯一跟他们有联系的就是每年祭祖。那时他们都还没出国,每次祭祖跟他们定下日子后,爸爸和大伯都会事先把上山的路先清出来,因为路线比较分散,每年这个时候都要花上两三天来清理。
爸爸大伯之所以这么鞍前马后,就是想他们回来能给一点好处。同样是一个祖宗下来的,他们的爷爷跟我们的爷爷下来的就是如此区别,他们全是小老板,我们全是不求上进的农村人。
每次祭祖完,我们都会分到他们各自带来的手信,都是些饼干糖果之类的,还有一两百的辛苦费。久而久之,他们就在我们父辈甚至我们心中有了一个较高的位置。
那一年,我初中毕业,刚好这堂哥回来探亲,爸爸跟堂哥说让我去他的小制衣厂上班去。堂哥皱着眉,看了看一旁的我,150左右的身高体重84斤。然后给我爸爸递了一根烟,说道:“这么小的女孩,让她去社会赚钱,很容易学坏的,人穷读书才是出路,或者学一门手艺,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爸爸同意我继续读书,选择了读技校,本来爸爸打算我在镇上的学校就读,可我早早就看好了一个技校,远在江门的。那时候觉得读完技校出来,前途无量的样子。
为了响应我爸爸整天念叨在嘴里的“没钱”,我开始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从内向到外向,各学科该考的证都考到了,也混到成学校里的“小人物”,兼职带队人。到了实习期,却去了一个酒店实习,跟我学习的课程完全不搭边。
酒店实习完,出社会后,又重零开始了。好像重来都没有读过中专一样,因为考的证都被卖了,又不想补办,因为不想花那个“冤枉钱”。然后开始“随意”人生,先是进了工厂,然后做过美容师,午托班,前台,陪酒,服务员,工厂,直销,保险,证券,营养师。
从珠海到东莞到深圳再到重庆,接着又回深圳回江门。二十多年弯路没少走,沿途的风景很繁华很寂寞很心酸,回到江门后,租了房子做了两年的“闲人”。在低谷期选择了一段婚姻,以为是“救命稻草”,谁知道是另外一个“深坑”,两年多的磨合还是选择结束,庆幸的是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去年爸爸走了,这堂哥一家刚好回国游玩,听说这事,几经周折,加到我的联系方式,希望转达一点“心意”,然后就把这缘分续上,即使二十多年都没有联系过的。记得那时,亲堂嫂说,大伯走的时候,他们这些出国的也没有表示过,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缘分吧!
离婚后,沉溺了八个月,又准备重启人生。缘来缘去,其实我们的“剧本”好像早就“注定”好了,终将逃不过自己的内心。我们能遇到的人或事,早在很多年前就“安排好”,唯一的一点“变数”就是我们是否在进步,是否在复盘,是否打开自己的心,去拥抱未来!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