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群里说到校庆、毕业十年聚会的事情,众人回忆青春,感慨时光飞逝,便顺道去微博翻了翻大学生活的点滴记录,后又翻到刚毕业没多久的絮叨。
那时的我,在为听节目的同期声而苦恼,一位做电台主播的朋友在下面留言说,她正在为怎样才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而纠结。
“下午3:30之前要听完同期声,整整地一个小时啊,还是鸟语啊 啊啊 啊啊啊 啊啊啊 啊啊啊 啊啊[抓狂]”
“你是在琢磨怎么把别人的话听出来,我是在纠结怎么把自己的话说出来啊[打哈欠]”
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听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那怎样才能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以前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嘛,怎么会纠结呢?
后来上班做节目、写文案、做策划了,却越发感觉心里想说的话能恰如其分地说出来的难度。
为什么?
缺乏勇气。
有的时候明明已经在脑海里把整个逻辑梳理畅通,就等着接下来的临场发挥了,可却就在事情来临的时候,最终把所有的话语憋回了喉舌之中。
就像是与父母的通话。
一个人在外学习、工作生活了十多年,期间多少次想跟父母说说心里话,不止有父亲节、母亲节的感谢与爱,也不于是过年过节的问候,更多的是希望分享生活的点滴,做更多的沟通。可每次说着说着,有些话语就给憋回去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父母想知道我们的生活点滴更多一点,我们也想跟父母尽可能地做更生活化、具体化的沟通,可真到说的时候,临门一脚的勇气瞬间消失。
身为父母、儿女,我们习惯了报喜不报忧,我们也习惯了故作坚强去支撑自己的生活,我们都以为对方能理解我们为说出的话。
有比如说,处于分手边缘的男女,都在等着对方先说出“分开”的话,心里演练了100次的断舍离,都会败在99次面对面的缺乏勇气。
该说还是不该说。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当公司同事下班后一起吃饭逛街闲聊时,一起吐槽某位油腻中年领导的时候,你会选择给出怎样的反应?
一起吐槽,你愿意为今天的吐槽买单吗?
选择倾听,以后同事间“分享秘密”的尴尬,你是继续听还是选择离开?
职场中的微妙,有时真是触不及防,你认为你已经做好了自己之后,却还要面对别人眼中的“你的不好”。你该迎合别人,还是该取悦自己呢?
又比方说,某天你好像看到闺蜜的老公跟一个女的不清不楚的,你要提醒闺蜜吗?是该直接高度她“你老公在外面有人了”,还是该问她“你觉得夫妻双方应该怎么权衡给对方的自由空间问题”?
近年来,很多文章会提到“情商”的话题,做人要圆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要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那,什么是“该”呢?
要怎样说。
当朋友失恋了,你该如何安慰?
是去跟TA一起抨击前任吗?还是指出朋友的不当之处?
劝说/安慰人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你所要面对的那个人是沉浸于当前非常自我的状态的,多是处于一种情绪的发泄状态,你要怎么说,TA才会听进去呢?跟TA理直气壮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吗?还是跟TA同仇敌忾地胡言乱语一醉方休?
尤其是放到了职场上,话语的陈述方式与表达艺术的重要性,在某些不起眼的时候确实没什么作用,但当你遇到领导因你没有去前台帮忙拿报纸,复而跟你说“虽然没有看报纸的时间,但我也有时间看报纸”的时候,你会是什么反应呢?
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一个刚毕业的职场菜鸟,偶然听得别人的办公室吐槽,当时还对这句话回味了很久,没有理会到其中的含义,还在想着这有什么嘛,领导让你去拿报纸就去拿嘛,也不差这几步路这几分钟的工夫。
后来做了几年老鸟了之后,才对“虽然没有看报纸的时间,但我也有时间看报纸”的陈述有了新的理解,菜鸟不懂其中的门道也属正常。
换个角度说,深谙职场的老鸟需要考虑的是,说重了,你能接受?说得宛转一点,你能理会到吗?
说,不如听。
说得多了,反而觉得,越说越失去了表达的意义,或是说不到一块儿去了。
大概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了一定的岁月洗礼之后,就会呈现出对语言、对表达抱有不同的状态。
以前觉得,不管怎样,就多说一点,说得多了,自然就能被理解得多一点;现在看,也不全然。
生活中,说的人多了,反而少了倾听者,只顾着自己去说了,也少了很多仔细聆听别人说的机会。
就像是吃饭一样,处于饥饿状态的时候,首先想要的是吃饱,狼吞虎咽,酒足饭饱;处于享受状态的时候,是去体验不同食材带来的不同口感,细嚼慢咽,慢慢体会。
倾听的时候,也会有不同于自己去说的收获。原来“我喜欢你”会有“想每天起床就能见到你”“原来你也在这里”“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等等多种不同的切入表达的方式。
这么走过来四五年之后,对于“到底怎样才能说出心里最想说的话”的纠结,也不再那么执着了,以前列的那些“思路清晰一点,逻辑缜密一点,普通话标准一点”等等的条条框框,变得不是那么的重要,都已经摆在“想”的后面了,想不想说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