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责任原理》

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想要极大程度上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

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管理的基本原理只中责任原理亦是如此。想要通过管理增加效率,那么明确职责是必不可少的。

职责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分工,而是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对工作的质量,数量,完成时间等细分。职责是整体赋予个体的责任,也是维护整体正常秩序的一种约束力。职责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数量,质量,时间,效益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行为规范。

对于职责的合理划分,应遵循一下原则:

1. 职责界限要清晰。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按照职责与实体成果联系的紧密程度,划分出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实时责任与事后责任。其次,职责内容要具体,并且作出明文规定,以便于执行与检查、考核。

2.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

3.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没一个人。

没有共同分工的共同负责,实际上是职责不清,无人负责,其结果必然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和效率的低下。


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责的合理设计师提高效率的最佳办法。

列宁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工作的完全负责。”

往往对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基本取决于权限,利益和能力三个因素。

1.权限

管理总是离不开人,财,物的使用。明智的上级必须克制自己的权利欲,要把下级完成职责所需的权限全部委授给下级,由他去独立决策,自己只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2.利益

完全负责就意味着责任者要承担全部风险。因此没有一点利益的风险是没有人愿意承担的。

3.能力

能力是完全负责的决定因素。科学知识,组织才能和实践经验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倘若能力略小于职责,能够使得工作富有挑战性,从而能促使管理者更加感恩和谦卑,从而更加尊重群众,更加自觉地学习新知识。但是,能力也不可过小,以免形成“挑不起”职责的后果。正如谚语说的那样“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