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拉闲散闷轻煮生活,我开始读《资治通鉴》啦。《资治通鉴》描述了自战国到后周,前后1362年的历史,这部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智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理念、人生哲理和权谋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我想将我的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一同围观我的读书之旅。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D-215《资治通鉴》读书笔记-第十四卷-14
法者天下之公器
民间传唱有关淮南王的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栗,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文帝听了惴惴不安。
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儿子刘安等四人为列侯。贾谊知道文帝一定要重建淮南国,就上书进谏说:“淮南王刘长忤逆无道,天下皆知!陛下免其死罪流放他,这已是他的幸运了。他自己得病而死,天下谁不说他该死!
现在尊奉罪人的儿子,会导致朝廷承担毁谤之言。刘安等人年岁渐长,怎么会忘记他们的父亲呢?春秋楚国白公胜为父报仇,报复他的伯父和叔父。
白公胜发动叛乱,并不是想取代君主占据楚国,只是想发泄怒火实现自己的愿望,手刃仇人,想同归于尽。
淮南地虽小,但黥布曾在那起兵争夺天下,汉朝战胜黥布,是幸运。现在让仇人有足够的资本危害朝廷,这个决策并不高明。这就是为盗贼送上兵器,给猛虎添上翅膀,希望陛下深思!”
文帝没有听从贾谊的建议。
将军薄昭杀了朝廷使者。文帝不忍心以国法去杀他,就派公卿与他喝酒,想让他自杀,薄昭却不肯自杀。文帝又派群臣穿着丧服,到他家中大哭薄昭才自杀。
司马光曰:李德裕(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文学家)认为,汉文帝杀薄昭,确实很果断,但却有损于义。
当年秦康公送晋文公返国时,曾发出感叹,见到舅父,似乎母亲仍然在世一样。何况当时文帝的母亲薄太后还健在,她只有这一个弟弟薄昭,文帝杀薄昭毫不留情,这不是孝顺母亲的做法。
我却认为,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准绳【法者天下之公器】,运用法律,只有不分亲疏,无所回避,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不敢倚仗有人撑腰而触犯法律【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
文帝不为薄昭选择贤人做老师去约束他,却任用他掌握兵权。薄昭骄横犯上,以致于敢杀朝廷使者,不就是因为倚仗有人撑腰而如此大胆吗!
假设文帝赦免了他,那与后来成帝、哀帝时朝纲废驰的局面又有什么不同呢?
魏文帝曾称赞汉文帝的美德,但却不赞成他杀薄昭,说对舅父之家,皇帝应该让他们安享富贵,而不应该给他们干政的权力。既然违法犯罪,不得不按法律论处。
这是讽刺汉文帝不及早牵制薄昭,才导致后来的恶果。魏文帝的评论,是很正确的。如此看来,要想宽慰太后之心,还是从开始就应该谨慎行事吧。
感思:这首民间流传的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栗,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是对汉文帝与其异母弟淮南王刘长之间关系的讽喻。
即使只有一尺布,也可以缝制成衣物共同穿戴;即使只有一斗粮食,也可以舂米共享;尽管资源有限但可以共享,但兄弟二人之间却不能和睦相处。
这首歌谣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比喻大汉皇室内部的纷争,特别是汉文帝与其弟淮南王刘长之间的不和。暗示了文帝虽然富有四海,却无法容忍自己的亲兄弟。
歌谣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皇室内部纷争的关注和看法。让文帝意识到民间对于皇室内部纷争的关注和不满。
文帝一向注重民心所向,因此没有听从贾谊的劝谏,分封刘长的儿子。
薄昭作为文帝的舅父,与文帝有着深厚的亲情。然而,在亲情与法律之间,文帝却选择了后者。
薄昭的犯罪涉及到外戚干政的问题。文帝深知外戚干政对于国家的危害,因此果断地处死薄昭,以此作为对其他外戚的警示,防止他们趁机插手朝政,威胁皇权。
同样是亲戚,文帝在处理刘长与薄昭时表现不一样,一个宽容一个果决。
刘长是文帝的异母弟,关系比薄昭更紧密。对于刘长,文帝认为通过赦免和安抚可以缓和皇室内部的矛盾,维护朝廷的稳定。而对于薄昭,他认为必须果断处理,以防止外戚干政的威胁进一步扩大。
文帝在处理刘长和薄昭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也不同。刘长,是在西汉初年政权尚未完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处理的,因此更多地考虑到了政治稳定和家族和谐的因素。
而薄昭,是在政权已经相对稳定、国家法制逐渐完善的情况下进行处理的,因此更多地考虑到了法律和国家的利益。
文帝在处理刘长与薄昭时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是他在处理家族关系和国家事务时复杂性和灵活性的体现。
凡事皆有此一时彼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