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兴趣一旦引发,便一发不可收拾。
1.
小时候,当身边的女同学都喜欢唱歌跳舞的时候,我发现,我不仅五音不全,还肢体不协调,惟独喜欢说话。所以,六一儿童节,其他女同学演唱歌曲或是表演舞蹈,而我——表演诗朗诵。
我越来越喜欢说,说我看过的书,说我听过的事,说着说着,就把自己说进了学校的小广播站。从此,我不再只是对着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说,而是对着全校师生说。从初一到高一,一说就是五年。
每个周一的早晨,提前来到播音室,调试好设备。拿出精心挑选的稿件,再反复诵读,不允许自己有任何一点失误。清晨的阳光,伴随着我的声音,洒向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充满我小小的胸膛。
2.
——大学四年,你要问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可能就是我主持了三届我们学院的大型晚会。
第一次主持,现在想想,还有点懵逼。军训最后一天下午,大家都还在汗流浃背地踢着正步。突然一声哨响,紧急集合。快速集合完毕的队伍,整整齐齐地排在教官面前。教官一脸严肃地说:今天晚上,我们要举行军训晚会,给你们半天时间讨论、准备。六点半准时开始,时长两个小时,内容要精彩,同学们积极参与。好了,首先,让我们先推选出两位主持人,要求:一男一女。有没有自自告奋勇的?
简直都没来得及思考,迈出的大腿背叛了严谨的大脑。我站了出来,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男主持很快被推举出来,教官对我俩说:很好,你们好好准备。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当上了晚会主持人。
写主持词、整理节目单、排节目表......所有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专注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认真洗了把脸,梳好头发,换上同学A借给我的白色连衣裙,戴上同学B借给我的漂亮项链,就这样登台了。虽然是第一次,却好像已经彩排了无数遍。没有怯场,没有紧张,谈笑声中,收放自如,完美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教官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许。
第一次主持的完美收官,给了我极大的鼓舞。第二、三次,是主持的全院元旦联欢晚会。即使要层层选拔,即使我个矮相貌差,即使内心很忐忑,也坚持到了最后,成功站在了舞台最中央。
3.
毕业之后,兜兜转转,最后站在了三尺讲台上。每次讲课,就像一次小演讲。我仍然在说,把我知道的、明白的知识,清楚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每每站在黑板前面,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都希望自己能够表达的足够清楚明白,简单易懂。但有时,仍有少数同学听不懂。不禁反思,是我表达有问题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有没有好的方法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呢?
移动互联网时代,想要多学习,用心就会找到方法途径。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一位权威专业的老师,给你的指导,比自己闭门造车,苦思冥想要省太多弯路。猫兄说,站在山顶的人,比在半山腰的人看到的肯定更宽更远。不外如是。
我是一个爱说的人,播音也好,主持也好,演讲也好,都是在说。有一个自己从始至终都喜欢的兴趣,真的不容易。如果有办法能让自己的兴趣,变得更好更完美,我为什么不试一下呢?万一,能改变人生呢。
你的进步,需要阶梯。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阶梯,然后,一步一步,往上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