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夫曼在这本书中,用舞台理论来解释日常生活,虽然说有的地方会让我觉得,哦?真的人人都这么面具?真的都这么表扬着生活?但是他还是很能自圆其说的,作为一套理论,很有新意也很立得住。
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在进行角色表演的,虽然每个人可能同一时间承担多个角色,但在每一个固定的场景下,人们是扮演了一个角色,所有的言行要和场景要求相吻合,每个人都尽力在进行印象管理,一方面努力营造符合自己角色要求的印象,另一方面通过符号来识别别人,符号可以是特定的术语、制服等等。由此引出前台、通道、后台、剧班和观众的概念:
前台是人们在演出的地方,以服务生为例,前台是他们服务的餐厅大堂,后台是厨房间,而通道则是他们从厨房到大堂的通道。后台是人们进行准备的地方,一般不轻易示人,其实就是为了维护前台演出的完整,一旦前台和后台相混合,其实也就没有演出这一概念了剧班是整个服务生群体包括他们的领班经理,剧班的特征是为了维护演出的有序进行,即使有演员在台上出故障,如打翻了菜盘之类,剧班要极力帮助出错的演员,使演出不中断,对于演员真正的教导在后台进行~~这时的观众则是吃饭的客人,他们也是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看的演出,就没有区分前台后台的需要了。
通常情况下,我们也许会认为高位者天然具有一种威慑力使得普通人不能靠近,或者普通人不敢靠近高位者,但是实际上这很可能是可以营造的结果,威慑力是限制接触的结果,而不是威慑力导致了限制接触。
在许多机构中,通常不仅要求工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产量,而且要随时准备着当有上司造访时,要给他留下卖力干活的印象。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通常只会从这样能给上司留下好印象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戈夫曼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上司的威严,如果忽略了这些空洞的表演细节,就是一种对上司极不尊重的表现。于是,其实上司也是知道下属并没有他看起来的那么忙,但是他从看起来的这种忙里体会到了自己的威严,感觉十分良好。这其实是上司作为观众对表演者的期待。
波伏娃关于前台和后台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女人在男人面前总是在演戏。。。然而女人与其他女人在一起时,她就像在幕后,她擦拭装备,但并不是要投入战斗,她归拢自己的服饰,准备梳妆打扮,谋划着自己的策略,在登台之前,她会......
前台和后台无所不在。后台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在维修店,工作人员会要求顾客把东西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