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军挥师北上,湖南湖北各地纷纷告急 。
咸丰皇帝“吃睡不安”。他下旨给丁忧在家的曾国藩,要其兴办“团练”,保卫乡里。
曾国藩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原因有三:第一是当时他还处于守孝期间。第二、他是一介书生,从没带过一天兵,打过一次仗。第三、他对咸丰皇帝已经失去了信心。
恰恰这时他的好友郭嵩焘来访。郭嵩焘劝导你,现在天下大乱,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啊!
曾国藩思绪良久,觉得郭说的有道理。曾国藩一介书生,去带兵打仗,那可不去闹着玩的事啊,那是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一不留神命就没有了。明知前面困难重重,险象环生,他为什么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路呢?
因为曾国藩自当官第一天起,就立下了内圣外王、拯救天下之志。他不光是为皇帝卖命,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遗产。
因为曾国藩立下了如此的大志,所以他才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避任何风险,置生命于度外,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