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瑞安士绅张棡(1860-1942),每年正月初一在干啥?开笔、读书、写诗。
张棡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正月初一开始写日记,这天他简单记录一天的生活:
正月初一,早晨霁。读《论语》。拜庙神,谒宗祖,贺亲族。午后雨,开笔,临陶碑(注:《张通妻陶贵墓志》,隋开皇十九年(599)三月刻,晚清出土于陕西咸宁)一纸。读古文,读复庄诗。(注:《复庄诗集》清姚燮撰。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会试屡不中,以鬻书画为生。姚氏贫病交加,潦倒终生,又身罹鸦片战争之祸,故其诗充满了愤懑不平之音,并表现出他对现实政治的关注。)
每年的正月初一,必须拜庙神,谒宗祖,贺亲族。这个习俗是不变的。光绪十四年的正月初一,张棡除了拜神庙谒宗祖,还读《论语》,临摹陶碑。从张棡的日记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张棡大年初一经常的手执读本,这与他多年多次参加乡试,以及社会身份有关。
从宋朝开始,民间就有正月初一开笔的习俗。宋人云:“故岁时光漏中去,新正甲子卷中开。”正月初一,为一岁之朝,一月之朝,一日之朝,“三朝”之期,辞旧迎新之意倍浓。富贵人家置古瓶古尊古盆于几案,插以时令花草,配上吉祥物件,以为迎新纳福。一般文人有开笔之说。开一年运气,孕一年祥瑞,也是为了讨一个吉利。酒酣耳热之时,或提笔写字,或敷衍成诗,或丹墨落宣。写字以“福”起,写诗以“年”兴。作画呢?画一幅“清供图”,或描绘辞旧迎新的新年风物,或以文玩蔬果等“清供”入画,通过笔下场景及风物等名称的谐音、历史典故或民俗寓意等,展现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期待。
到了清朝,皇帝也仿民间习俗,在大年初一这天,到养心殿冬暖阁临窗处研墨开笔。乾隆皇帝特别好这一口,年年正月初一子时都要一本正经地开笔,先用笔蘸红色墨,在黄纸上正中间写下“中行”,然后再用黑色墨,在“中行”左右两侧分别写下一年的期望。写完之后,皇帝还要打开钦天监新进的本年时宪书(注:年历)看一遍,喝一口用金杯盛的屠苏酒。整套仪式象征着皇帝为天下苍生授时省岁、祈求上天保佑江山永固。
皇帝言行必然影响天下读书人,张棡把正月初一开笔、读书当做一件不可或缺的正事对待。
光绪二十六年(1900)正月初一,雨。读《东华录》(注:又名《东华续录》。朱寿朋编纂。此前,蒋良冀、王先谦、潘颐福等先后辑录成《东华录》、《十一朝东华录》等书,起自清初迄于同治朝。)康熙朝圣祖上谕。巳刻整衣冠到宫庙、大小宗、三官阁、文昌阁拈香,并到各房拜真、贺年。未刻为小儿毓寓把笔开笔写红条一纸,又为女儿开笔,予自书红条吉语一纸,内子亦书一纸。
张棡手把手教儿子写红纸条,为女儿和自己写吉言,他夫人也写书一纸。虽然没有提及,开笔的内容,我们可以猜测到一般都是祈求、祝福等字句。
武汉文史馆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徐明庭回忆道,老辈人习惯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到这一天,一些书香门第照例要举行开笔活动,祭了天地和祖先以后,由家长或经其指定的人在一方红纸上写下八个寓意吉祥的字样。多数是写的“元旦开笔,百事大吉”,或“元旦书红,万事亨通”等等。有时出于特定的需求,也可以变换后面的四个字,但上下句必须押韵。在徐明庭的祖父十八岁那一年的元旦,想考秀才,于是在朱红的花笺上写下了“元旦开笔,游泮可期”八个字。当年进县赶考果然中了秀才。徐明庭的父亲婚后第一年想要个儿子,正月初一在桃红洒金笺上写的是“元旦开笔,梦熊梦罴”。到了腊月,徐明庭就出世了。徐明庭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在祖父的要求下,从五岁开始每年正月初一都要在印有寿星图像的绯红色笺纸上写了“元旦开笔,不染诸疾”八个字。
读《张棡日记》,这位士绅一生严格遵守正月初一开笔、读书的做法。我们随便选几则正月初一的日记。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元月初一,晴。早晨整肃衣冠到地主庙及大小宗、三官阁拈香,又到各房伯叔处叩头贺年。是日申、酉两时日食,各殿均击鼓护日。读《论语》“学而”第一章。
光绪三十三年(1907)元旦雨,天气颇寒。……灯下试笔,并课诸儿开笔。阅《丛报》第十三册。
民国三年(1914)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廿六号,阴。……晨起即坐西楼书室读《大学·圣经》一章,又阅恽子居书《大学》二首。早饭后开笔,并命诸儿女开笔。
民国十一年(1922),正月初一,阳历正月廿八日,礼拜六。雨。是日晨起开笔,读《大学》及朱子《大学章句序》。
民国十五年(1926),正月初一,阳历二月十三日,星期六,霁。……开笔书红,读《船山遗书》《春秋博议》及《四书大全说》。
民国卅一年(1942)(阴历)正月一日,正月二十五,雪。晨起走笔赋长歌五言三十馀韵,以作大雪纪念,诗稿另录。……今日看《白香词谱》(注:《白香词谱》是一本词作品集,是由清朝嘉庆年间靖安人舒梦兰编选的一些唐朝到清朝词作,所选的词都是比较著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好些是历久传诵不衰的名作)。
不知从那年开始(注:笔者未能细读十册《张棡日记》),张棡在正月初一不仅开笔、读书,还以元旦为主题拟写格律诗,而且成为每年的循例。选二例:
民国二十年(1931),正月正月初一,阳历二十七,星期二,阴。晨早起,又循例书《元旦》诗:一笑逢新旦,千秋俗尚沿。升平资粉饰,岁月任推迁。寿可河清俟,南京四儿信来,言今岁黄河忽清。生真物候全。月令有七十二候,予岁适符之。如天邀幸福,何必慕彭祖。
民国三十年(1941),阴历正月初二,阳历正月廿八,星期二,雨。检点《坚瓠秘集》。晨起偶拈笔赋《元旦》诗一律:耄耋光阴岁岁延,八旬又度两新年。亲朋帖贺宜春字,童幼筹拈压胜钱。逐日狂氛嗟未净,元晨淑景喜呈鲜。休言物力艰难甚,已免迎神侑管弦。
《张桐日记》是一部长达半个世纪的日记巨著。它起自清光绪十四年(1888),止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前后达55年。从正月初一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温州士绅张棡恪守传统、严格自律,活到老学到老的严谨学风。
开笔、读书、作诗不失为一项中华传统文化中良好的春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