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自立不过是一种冷漠

经常听到别人说自己从小就很自立,什么事情都自己去独立完成,不需要依赖别人,连幼儿园都是自己走路去上学。一脸的自豪。但是与他走在一起,却是无尽的距离感。他情绪都往内收,喜怒哀乐都是同样的语气和表情。你难过了告诉他,他的反应是你很可怜,或者你擦伤手了告诉他,他却不以为然地说这个没什么啊。殊不知人类语言有温暖的力量,把人心往紧密了牵。

我们一直在谈成熟,而成熟总与自立,独立这样的一类词语挂钩,强调自身作为个体存在的能力。相信我们从婴儿,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到大学甚至融入社会工作,总无时无处不被灌输这样理性的思想。我们也鼓吹自己的生活要过得漂亮,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自娱自乐,看书、养花、看电影、写作、烹饪,捣腾各种生活化的事情。做完这些事情之后,问问自己,你内心是充盈了,温暖了,更懂得与人靠近了,还是往孤僻了去?你怀着更温厚的内心去接纳这个世界,身边的一切,或是站在自己一个特有的高度,平行地去观望他人的喜怒哀乐?

过度的自立是一种冷漠,一种悲哀。

必须肯定一个人活得精彩,那是独处的美。一个人的独处离不开与他人的相容相融。没有彼此的心灵碰撞,哪来的交集可言?他无法去感知别人的感受,分享到他那里,快乐少了一半,伤心少了一半,甚至更淡。感觉你表达出来的一切都遇到了一堵冰墙,平淡到可怕。也许你们走到一起,可以谈天说地,欢声笑语,那种距离感却挥之不去。

若无其事,永远是人性交往中最冷漠的回应。

我们小小的心脏里,其实最渴求的是温暖。我始终认为,再独立的人,也是需要温暖去支持。假如因为自立,而丧失感知他人的温暖并反馈自己内心的人,并不完整,并非成熟。愿你我能够自立,但更可贵的是在他想与你分享这些天的感触之时,你不会回馈他一本天文学的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