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往往很羡慕那些执剑走天涯的大侠们。
他们往往是一袭白衣,一骑轻骑,男的玉树临风,女的清婉可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几件大事做完后,通常就会名震江湖,创下一生大绩的根基。
长大后,一个疑问才从自己的脑袋里冒出来:英雄们行走江湖的银子从哪里来?他们要住在上等的客栈里,穿最好的绸缎服,一般情况就是一进酒家,就要烫一壶好酒,切几斤熟牛肉,那该多贵呀!
现在,在生活的跌打里才明白,此人只在书中有,怅惘悲叹几十年。
如果他们真的存在,只有两个理由:有一个天才的作家把他们写出来,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把他们磨出来。
譬如砍柴书院的这些精英们!
虽然已经是书院的老童生了,今晚还是被丹老师的加餐课迷住了。虽然对校长有好多了解了,还是被其中的坚守震撼了。
丹丹老师问:我们为什么而写作?
我也问自己:我为什么又一次来到书院的培训班里?
为了理想?太高了!
为了金钱?违心了!
为了纯粹的文学?太虚了!
打小就爱写写画画的我,最初的动力开自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洋洋洒洒的评语。还有写作课前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时的虚荣心。
后来,写作就成为我工作上的一个得力的工具。这种能力让我在工作上没有受过写不出来稿子的罪。
现在,写作应该成了自己的一个最忠诚的诤友。
就像丹丹老师所讲的三种人一样,我竟然兼而有之。
我把写作当成了一种爱好,犹如爱旅游,爱美食。在笔尖沙沙中,在键盘敲击里,我享受到了抒发排解的畅快。
我也把写作当成了自己的生意伙伴,一边写作,一边变现,共赢互利着。
我仿佛又是一个满腔热情的作家,灵感到来时,我忘却万事万物,身心如同空灵,只任自己的思想纵横游弋在四海八荒。
洋洋洒洒写完一篇,转过头看看,看着在自己我手写我心后,竟然能如此准确地用方块字排列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忽然也会热泪盈眶。
从学生时代到中年,我中间与写作失联了好多年,从2019年进入简村来,从读完《我把李砍柴还给李砍柴》这篇文章后,竟然直接给李砍柴此人发了简信——心,神往之。
当初只是以为他是一位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简友,且,我也不知道,当时的他已然是位大咖。
此时想来,实是幸运!
追随校长一路走来,由于自己天资愚笨,也没有什么起色。只是每日打开简书,第一篇阅读的,定是李砍柴。
自以为很了解他了。
可是,今天听到丹丹老师这样的一句话:五年来!
我的心抽动了一下!
那是怎样的一个五年啊!
从渴望,到追梦,一直在奋斗,为了自己,更为了他人!
从而真正变成了一位“安心写文字,目光坚定的人”。
也许,我在今天,才真正开始了解校长!
眼见得今日的鲜衣怒马,皆来自当年的三更夜思。
最重要的,是那份对自己的目标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坚守!
心向往之,践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