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6】崔甜甜中原焦点网络初25+中25坚持分享第170天(中级25坚持分享第43天),第6周约练挑战第1次 (1观),累计共31次(7来6box9咨9观),读书打卡第170天:读《孤独是后半生的礼物》第四章,(中级25读书第43天)
约练早5:30,角色:观察员
相似的经历、委屈的感受、不得已的苦衷、等让自己被深深卷入进来,心疼Ta的心疼,看到Ta的不容易,在这里也感受到了当事人身上的力量,以及做出的有效行为。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稳稳的陪伴倾听,给了当事人倾诉的时间,倾诉即疗愈,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一、课前分享
课前只有我和Z老师一起讨论分享,人数虽少,但是激情不减,两个人15分钟意犹未尽。我们有相同,有不同,在这样的碰撞中,感受到了对方生活中稳稳的幸福。
二、课程内容
(一)重新建构原则
1.先了解当事人的建构,再谈重新建构
在好奇的态度下,去关注Ta的想法、感受、脉络,不要直接发表你的观点,直接去重新建构。要先去了解Ta怎么想的,Ta的脉络是什么,而不是支招,支招很容易让人觉得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2.先尊重当事人的建构,再增加新的观点
尊重当事人是第一位的,不要试图去扭转人家,扭转说明你不认同Ta。尊重意味着接纳、礼貌、信任。因为世界多元,各有道理。
增加新的观点意味着将语言软化。就像身上有个虫子,你拿个石头砸过去,不管有没有砸中虫子,都会让这个人受伤。软化就是把石头变小,并且用棉花包起来,你可以递给他。面对孩子的状况,用不确定的语气+词语(似乎、好像、大概、或许、可能)去探问,对方可能会更舒服。
3.不要执着于正向,关注人是第一位的
4.建构未必都要说出来
(二)建构正向眼光
直接赞美往往容易让当事人不好意思、不敢呈现不好的地方,Ta往往有可能只呈现好的地方,这样改变会比较难发生。【眼神、表情表达你的欣赏】重要的是要引发自我赞美。
(三)赞美的作用
1.建立合作关系
2.暗示性(赋能)
3.意识化--多去做-改变现况
4.强化当事人哪些方法是有用的
5.强化当事人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6.强化当事人做的努力
7.增强自信
8.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
(四)赞美原则
真诚、客观、有依据、非评价、基于事实、实事求是、发自内心、不夸大、具体、立即、细节、相关、非言语、时机、非期待、赞美是接纳之后的由衷欣赏……
通过赞美和被赞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激动?是兴奋?是感动?是好奇?是不好意思?是害羞?是自谦?是不敢当?是害怕?是温暖……可能都有吧,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情绪,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安顿了自己,完善了自己,成长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