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于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生长在一个智慧的年代,我们生长在一个愚蠢的年代;我们将迎来黑暗的季节,我们将迎来光明的季节。我们正踏上天堂之路,我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这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国家物质富足,人民安居乐业。比起战争年代,世界多了几分安定,比起贫穷时期,生活多了几许安逸。然而这安定和安逸却滋长了我们思想上的懒惰。如果说过去信息闭塞,那目前无疑信息爆炸。自互联网革命以来,光怪陆离的事物争相恐后地攫取着我们的时间。人们表面看似应有尽有,实际却一无所有。
我身边总有这样一些朋友,常常满脑子的想法,却难以付诸实践。每当去做的时候,总能给自己假设出各种困难,于是兜兜转转,无从下手。还有一些朋友,每天早起晚归、风风火火,一副拼命二郎的劲头,学习和工作上却没有实质的进展。时间在混沌中度过,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为何而做。
后来我明白了,如果不尝试就不会有进展,可行动上的勤奋永远无法弥补思维上的懒惰,“看上去很努力”换来的是更加的迷茫。而思维导图中的TEFCAS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深度思考,找对方向。TEFCAS是“尝试”(trial)、“行动”(event)、“反馈”(feedback)“检查”(check)“调整”(adjust)“成功”(succeed)的缩写,这是绘制思维导图时的心理准备,我把它作为“人生的指针”。
第一步是尝试,然后是行动。从这两步中,我们将有所收获。确认自己的收获并反复调整,终将走向成功。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行动,一个是接纳。
人的灵感只有7秒钟的记忆,如果有了想法没有马上行动,创意就会稍纵即逝。再想继续就很难。果断行动,这是第一步,当你感受到内心的能量,立即行动,你会发现一片不同的天地,而且这天地将越走越广。马化腾没行动之前并不知道能做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社交台——微信,王健林也是在尝试和摸索中才敢定下“一个亿的小目标”。
行动后很重要的是接纳,尤其是遇到负面的反馈时,更需要发自内心的接纳,否则很容易被目标压垮。因为无论多么努力,人也不可能不失败。如果对反馈总是非常在意,一旦得到的结果和自己设想的不同,不免觉得自己不行。但这不过是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把它当做是通向成功的一个必然过程,或许就能轻松不少。爱迪生是在失败了1000次后才发明了电灯泡,马云也是创业失败3次后才有了阿里巴巴。所以这样的试错还是蛮有必要的。成年人在果断行动,接纳失败的学习中,得到的是一种适中的,不必背负内疚感的自由。
读《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的初心是想通过思维导图,掌握像《Sherlock Holmes》中Magnussen那样过目不忘的记忆术。最后思维导图却成了我高效整理思路,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利器。虽然和初衷不同,却意外的收获了其他的东西。你也一样,只要沉下心来,行动并不断调整。人生就会打开无限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