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我读完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第一天,也是第一次合上这本书。但我无论看多少次都看不厌,可以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那就是“百看不厌”每一次看都有很深的感受。尤其对诸葛亮这一位军师的神机妙算,更是令人敬佩不已。他精通三韬六略,胸中藏将,神机妙算只可惜他没有统一中华,复兴蜀汉。当时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也是遗怒。
有一句话,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老不看红楼的我同意;但是老不看三国我却不赞成。《三国演义》这本书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叫人老某深算。有人说,小说重新描写了蜀汉,而最后,蜀汉却打出了白旗,这么没劲的故事情节,有什么艺术可言?我们本想看到的确没有看到,但这是一种“撕碎的艺术”,币的悲剧结尾比大团圆的结尾耐人寻味不是吗?《三国溜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因小事大”一失足成千古很恨嘛!书申刘备因东吴害了自已桃园三结义的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蜀军进攻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且烧得片甲不留。那一仗,就关系到蜀国的命运。七十五万大军,为了一口没挣到的气两丧命黄泉。可啊!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五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凤雏,但自从那一场仗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
做人就应该能屈能仲,刘备放了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得死而赔上了更多兄弟。这实在不值得啊!能屈能伸,立得谨慎;否则你会像书中的刘备那样不但没有给同生共死的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报仇而且还失去了身边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