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得较早,迎着秋雨去乘车上班。今日霜降,霜降意着来霜了吗?
中午还是去吃那一家少数开的菜拌面,今天人少,不用排队。面是手擀面,下的时候要把洒在上面的包谷面抖、两下。下面的师傅是个大妈,个子高高的,脖子也伸得很直,似乎转起来有点难度,大概是颈椎有点问题,但这丝毫不影响她麻利地下面、捞面。
然后是另一位戴白帽帽的大爷拌菜。先是舀一勺油泼辣子,一勺调料水把面拌一下,然后依次舀上土豆条、莲花菜、茄子,最后挖一勺羊肉臊子、一勺咸韭菜端给你吃。
我因为不喜欢吃辣椒油,每一端饭的师傅总要给拌饭的师傅叮嘱几句:给这个师傅辣子少拌些。
有时候去晚了要排很长的队。
受排队影响,左右两家小吃店几乎没有什么客人。大家普遍认为,排队吃饭肯定是好吃才排队。
每天中午,这里几乎成了我的食堂。有时候和同事结伴而吃。
记得前一个月左右的一个中午,我去的时候店门口空空荡荡的,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排队的人,店门也是关闭的。
一连几天,一周都是这样的,两周都是这样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食客们疑虑重重的同时又去了新的地方觅食,毕竟最不缺的就是饭馆子,满大街都是。
我已经似乎忘记那家店的存在。
直到今天中午,实在不知道该吃点什么时,同事提议说,去华亭街看看那家菜拌面开了没有。
轻车熟路,快速找到目的地。一看,眼前一亮,心里一喜:竟然开着,还是那几个师傅,还是那个脖子直直的大妈在下面,还是那个大爷在捞面,还是那个小兄弟在端饭,只是白帽帽旧的换成了新的…
食客又排起了长长的队,一切还是当初的样子,热气腾腾的面,热气腾腾的面汤,面香和着面汤的暖意弥漫开来。
吃着香香的面,心里还在琢磨,有什么天大的事,让他们放弃这么好的生意不做,关门好几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