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 筑牢高质量发展“红色堡垒”

         5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石泰峰在甘肃舟曲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严的标准,加强分类指导,一体推进学查改,从严从实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作风建设为基,锻造基层党组织的“硬核担当”。作风建设是基层党组织的“生命线”,关乎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与公信力。石泰峰部长在甘肃舟曲调研时强调“从严从实抓好作风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村(社区)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必须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鉴,直面“庸懒散浮拖”等顽疾,通过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建立作风问题“负面清单”、推行“群众评议+组织考核”双监督机制,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唯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纠治作风积弊,才能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为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以组织建设为纲,织密基层治理的“红色网络”。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关键看“头雁”领航、看队伍质量、看覆盖广度。建强村(社区)党组织,需从三方面发力:一要选优配强“领头雁”,通过“能人回引”“跨村任职”等机制,选拔懂经济、善治理、有情怀的带头人;二要锻造过硬党员队伍,实施“青苗培育计划”,通过结对帮带、实践历练,将致富能手、返乡青年培养成党员骨干;三要推动组织覆盖“无死角”,在产业链、合作社、居民楼栋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让党旗插到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的最前沿。唯有织密织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才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以服务群众为本,激活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基层党组织的生命力在于服务群众。面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社区)党组织需当好“三员”:一要当好“政策宣传员”,用“大喇叭+小板凳”“短视频+微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要当好“发展领航员”,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让集体经济“强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三要当好“民生服务员”,建立“民情恳谈会”“党员代办制”,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唯有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离不开”的坚强堡垒,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建好建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既是作风建设的“试金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唯有以作风建设正本清源、以组织建设强基固本、以服务群众凝心聚力,方能让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唱主角、挑大梁,真正成为党执政大厦的“坚实地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