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发展的宏大版图中,边境地区不仅是地理的边疆,更是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沿。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边境地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边境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在新时代,着力建强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稳边境发展之舵
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确保边境地区发展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通过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将党的理论政策转化为边境地区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践行的具体内容。例如,通过开展国语宣传、举办政策解读会等方式,让边境地区各族群众深入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惠民政策,使党的声音在边境地区落地生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筑牢边境地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二、优化组织设置,夯实边境战斗堡垒
合理的组织设置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针对边境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布分散等特点,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在传统的村、社区党组织基础上,探索在边境口岸、边境贸易市场、边境特色产业园区等建立党组织,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同时,加强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注重加强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打造集党员教育、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服务群众提供坚实保障。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和加强标准化建设,使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选优配强队伍,锻造边境先锋力量
建强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从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干部等群体中选拔培养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边境情况、热爱边疆事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党组织班子中。
加强对边境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实地观摩、挂职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关心关爱基层党员干部,落实各项待遇保障,让他们安心工作、扎根边境。同时,注重在边境地区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引导广大党员在边境维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边境地区群众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四、服务中心工作,激发边境发展活力
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找准党建工作与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以党建促发展、保稳定。在经济发展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边境旅游、特色农业、跨境贸易等,推动边境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党员示范户带动等方式,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在维护边境稳定方面,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发动群众参与边境防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构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良好局面。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和发展边境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边境良好形象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要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抓实干,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让边境地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树立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着力建强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强化政治引领、优化组织设置、选优配强队伍、服务中心工作、加强作风建设,才能筑牢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让边境地区成为祖国边疆的稳固防线和繁荣发展的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