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读《明朝那些事儿》对王阳明有了景仰之意,有了探索之心。2015年与十数学友同读《传习录》,囫囵吞枣,生咽硬学,良知说初入内心。传习录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充斥全书,于是又与学友一起一一看过。先生儒释道全能,粗涉儒家后,又读《道德经》,现在自己也对佛学也开始涉猎。如此,两年的时间,竞对古圣先贤诸多经典深深着迷,也收获了许多人生的精华。
对各经典浮光掠影后,个人理解儒释道是想通的,通的根本竟是良知,是内心。儒家里讲求致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未发之中便是良知;道家“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玄”便是良知所在的地方;佛家说我佛如来,来的地方又岂不是良知之地?先生一句”致良知“,简单至极,实在的人性修炼的至简法门。徐爱”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两年的实践,确实同感,简简单单三个”致良知“,可良知总是为各种私欲遮蔽着,要达到实在是难之又难。于是,再读《传习录》,重温先生教义,带着两年的粗浅理解,期待新的感悟,新的提升。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
我辈受教育体制变化,自幼四书五经绝缘,未能接受儒家教育,也就没有了徐爱的疑惑,不需要在头脑里打”心即理“还是”事上求理“的架,如一张白纸接受先生的教晦。知止而后有定,看到自己的私欲,省察之,克制之,也就到了良知之地,也就行诸事而随心。”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孔子毕平生之力,推行礼制,制定出一系列祭祀、事君、事父的标准,世人还是无力的,知道这是对的,是好的,可做不到,或说不知该怎么做,或勉强做了,也只是个样子,没有真正的孝心、忠心在内,还是如一介戏子。先生冲破迷雾,找出了一条人人可行的道路--致良知!不论工作、生活,不论与父母,与子女,与领导,与同事,问一问自己的那颗心,心安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