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接近尾声,对于今后的写作之路,也该有个清晰的规划了。我一向不善于做计划,总是喜欢兴之所至,造成的后果就是没有做成一件长情的事情。自幼对文字的热爱,年少时的梦,亦未能化作一件实实在在沉甸甸的产品,所有的思绪,如同风中之絮,散漫自由,虽萦怀不已,最终都随岁月之风飘散。而现在,我该做的,是让它们落地生根,开出一片美好文字的山坡。
一、记载父亲的岁月
写作的用处之一是记载,记录过去的人和事,世事多沧桑,生死两茫茫,唯有文字,让消失的山河和身影,重新鲜活起来。之所以有如此的感慨,乃是前次与父亲的一次交谈。
父亲是一个寡言的人,在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父亲喝过几口小酒,话就开始多了起来,听他说童年趣事,垦荒轶事,地理变迁,虽然是一段清贫的生活,在他的讲述中却充满有趣、传奇的色彩。昏暗的灯光中,他的脸上,没有了劳作的疲惫,都是熠熠的光辉和笑容,我满怀好奇,兴趣盎然,不停追问。
因此在他晚年清闲时刻,我建议他将一生所经历的岁月,书写成文,也不失为一项高级的休闲活动。为了给他励志,我买了中学同学自行印刷的父辈写的自传,70多岁的老人自学五笔,完成了一部厚厚的自传体小说,背景经历差不多,也接地气。有次我问他进度如何,他说写了一些,但是方方面面,感觉无从下笔,而且有些东西一旦落笔,就需要确切的信息,面临着复杂的查证。而我认为,自己写的文字,偏重于个人经历和感受,也不是历史资料,不需要那么严密,而且可以先写下来,有机会再去查证,然后补充说明一下即可。
然后我们又谈到故乡的那条河,我又像小时候那样开始追问,他回忆依河而建的小街,在纸上画出地理示意图。我问他街上都有什么铺子,卖什么,有什么好吃的,他谈到一个细节,当年这里有一个客栈,卖的豆制品味道好分量足,生意极好。我问老板后来怎样了,有没有做大做强发财,其实个人的命运,从来就是时代浪潮的祭品。父亲说,公私合营后,店铺就不属于他了,后来,他曾目睹老板头上顶着饭碗被批斗的场面。
我年少时,曾多次在那条河边伫立,除了青草蔓延,哪曾见得半点繁华,又何曾想到,湮灭在河底的乱石之中,那些的惊心动魄的命运。从沈从文留下的《湘行散记》中,我仿佛嗅到了似曾相识的气息,那是唯有文字才能留下的气息。
后来又说到河畔的各个村落和地名,我从前一直不解的各种地名的含义,和名不符实,渐渐地得到了答案。父亲画出一条条河堰的走向,一道道小丘的分布,一个早已消失的世界浮现了,在他的讲述中,每一个名字都有了故事,游家河,九口堰,樟树湾,交岩咀,故乡的山河,鲜活温婉,楚楚动人。随着人类的活动的增加,自然已经被改造成了千篇一律的样子,那些个性纷繁的地名,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意义,而人们也学会了安于接受,不问出处。
我建议他写先写一篇《消失的街市》和关于那些地名的前生故事,我可以和父亲合作。我来采访,我们共同写一个素材,我根据他的素材来改编,这个写作工作应该会持续很久。·
二、记载自己的岁月
书写一部自己的故事,记载世纪之交,文明的加速度增长,社会的急促转型中,个人和故乡的命运。用虚构的第三人称讲述,将自身的经历和他人的故事糅合在一起,故乡、青春、成长即是描写的主题,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也是一个人一生的主要命题。
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文章结构,我阅读了一些类似的作品,《墓畔回忆录》《巨流河》《走出非洲》《村庄里的中国》等等,它们给了我一些启示,但落实到自己的开篇和布局上,依然一筹莫展。
但凡一部作品,要么情节、要么思想性、要么文笔,必有一项出色,我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情节曲折的故事,也没有名家振聋发聩的见解,或者响遏行云、大河奔流的文笔;我如何布局谋篇,高屋建瓴,不至于限于絮絮叨叨的自说自话,以什么为线索,主题如何凸显,节奏如何把握,中间断流怎么办?以故事推动情节,还是缓慢的随笔体?
说实话,开头都已经修改无数次了,始终不满意。无论如何,课程完结必须开始,在写作中去学习,去磨炼吧!一旦开始,每天必须更新,多少不限。
三、坚持记录读书札记,长篇大论也好,只言片语也好,让书中所得用起来,活起来,化为自己的血肉,流入自己的写作中,经常翻阅记录,思考是否完成了这一过程。
四、深度阅片。读完入手的几本电影书籍,《认识电影》,《看电影的艺术》,《编剧的艺术》,《伟大的电影》等等,按图索骥,感受光影的艺术,同时学习写影评。
当写下这些宏远的规划,前路似乎已然明晰,若没有好中文的课程,至今还在乱石中跌跌撞撞吧,王佩老师如同先知摩西,斩波逐澜,领我们走向丰饶之地,那是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心上的天国,那是文字的活水源头,但前路多磨砺,祝愿小伙伴们珍重前行,用我们的一生挚爱,浇灌出一片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