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阅读本文之前,请先带着题目问题去体会、思考)
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春秋时期卫国人,小孔子31岁。为孔门十哲、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子贡,是一个很不同的孔门弟子,看似简单,其实他是孔门3000弟子中最复杂的一个。他不像颜渊、子路一样穷,经济实力丰厚,且因为他的祖上都世代为仕,家境很富裕,是贵族出身。他20岁的时候就承接祖业,开始经商,而且天赋口才好、善于经商。可以看出,这些是子贡的才华,这些才华在以后会对子贡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那时候孔子55岁),在经过卫国时,子贡就跟随了孔子。那么为什么子贡要从孔子之门呢?这个问题得经过一步步推断才可以得出来:入孔门是为了干什么?为了求学问道,从而从政、复礼、推行仁政,那么子贡入孔门是为了这些吗?他出身贵族,而且善于经商,本能与心理方面的问题对他没有困扰(比如吃喝拉撒、快不快乐),其实也就是经济基础好。那么既然他钱多,不用入孔门也造不成对他的影响呀!本来出身贵族,想从政就从政,而且有钱。他入孔门肯定也是为了求学问道,对夫子之道感兴趣。再说了,他出身贵族,肯定也有礼乐之风,所以对礼乐之道是认可的。还有一方面,一个人有钱之后他就会思考:有钱的意义何在?为何还不快乐?这样就会造成他对更高境界的追求,比如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因为对价值、意义的匮乏,子贡入了孔门。
在求学问道的过程中,由于孔门之道的深,子贡走的肯定也不是很顺利的。子贡特别喜欢问问题,因为在孔子门下他有太多的疑惑,想得到答案(因为他还不了解大道)。但是孔子总是因材施教,学生不懂的他就不提,总是对一个问题做出他能理解的答案(子贡也不例外,但是他也在逐渐提高)。子贡问的问题都是一些他感兴趣的,并且想知道的,他不断提升,孔子的回答也都更高深。但是归根结底,他的悟性没有颜回好,但是他的悟性比子路好,所以他对孔子所讲的大道持有怀疑,可以说他只知儒家的精华一半。孔子的教育主要就是为了推行仁政,并且恢复礼乐制度(其实就是在教学生礼、义、仁这三种能理解的抽象状态),但是他无意中教出了一个“违背”儒家大道的学生,这个学生就是子贡。子贡的才华依然是口才,经商,与从政,在入孔门之后,子贡所发展的道路不在一条道路上,不仅对孔子知道有所理解提升,也把自己的才华变得更好、更精锐了。子贡这个人在经历求学问道之后,的确对儒家有所理解,变得非常的通达,可以预测未来之事,但是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才华,依然在从商,那么他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子贡在求学问道之后有了一番成果,他在卫国一边做官一边经商,几次赚了大发,得到商机,贱买贵卖,商品便宜的时候就囤货,在商品涨价后就卖出去,中间差价赚的满满的。子贡孔门弟子中变成了最特别的一个,经济基础变得更是丰厚,与其他弟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周游列国途中子贡多次拯救孔门,出钱买粮食,如果没有子贡,可能孔门早就饿死了(......)。子贡在行商的过程中,捎带把夫子之道传扬于天下,因为子贡有钱,可以为一国国君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会使天下人知道有子贡,并且有孔子。子贡在这时候表现得还是他经商的才能,那么他这样的经商有何意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好利益是人的本性,这是没有错的,天下人民在富裕之后就会思考更深、更远的问题,于是自然就会知道礼节、荣辱,这样就解决了实际问题,天下归仁。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对于孔门来说,子贡的经商有意义吗?没错,子贡这样确实起到了一个本能方面的满足作用,但是,他并没有执行孔子所说的大道,身上没有肩负着责任,没有天命的引导,去执行孔子的理想,推行仁政、恢复礼乐制度。那么子贡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无法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所以他可能连自己为什么这样做都没有想,未经反思而行。
后来,鲁国遇到了危险,子贡向孔子毛遂自荐,要出国去拯救父母之邦,孔子同意,行之。由于子贡的通达,可善知人心,你是的,他在这个过程中随机应变,依次到了五个国家,顺序大略为下:鲁国有难,子贡请行——去齐,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去吴,伐齐就鲁,以霸天下——去越,假表忠心,等待时机,报仇雪恨——去晋,未雨绸缪,备伐胜吴——存鲁,乱齐,破吴、疆晋、霸越。在这么一连续的多米诺效应下,五国各有所变,子贡立了大功,凸显出了子贡外交的才能。虽然子贡立了大功,但是某些地方还是有些不对劲的:孔子的理想是推行仁政,恢复周礼,子贡虽然救了鲁国,但是也乱了天下,这又怎么说呢?这能算是仁吗?从一方面思考,拯救自己的父母之邦是对国家的忠,算是仁的外推;从另一方面思考,子贡同时也弄乱了天下,造成了战争,劳民又伤财。但是我们要知道,子贡的这次神奇的外交之旅,是经过孔子同意的!但孔子只是让子贡我去拯救鲁国,对他在外交之中的随机应变孔子是不知道的,子贡在外交之旅中做的事情,孔子全然不知。那么这就造成了很大的冲突,所以子贡的行为到底是怎么样的?可能在子贡的内心中,他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反省,更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何在(也由于他得到的不理解,从而做出这样的判断)
在孔子生病、即将要离去时,子贡来了。孔子的心情很不是滋味,因为他即将要离去,天下人都不能遵从我的道,而且还是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对子贡来说,孔子的离去意味着什么?子贡与孔子曾经有段对话,说如果夫子不说话的话,那我还能说什么呢?子贡没有理解儒家的全部精华,但是不会的就可以去问老师,因为老师总是那个可以帮助学生走出深渊的人。可是现在老师就要离去了,那我还可以再有进步吗?入了孔门就为了学习孔子之道,而这种大道孔子是最清楚的,现在老师就要死了,可是我还不理解,不能学习,没有教导,那么我还有什么归宿呢(子贡的悲痛远比孔子大,大家可以体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的确,子贡在做官的时候,有很多人都说子贡比孔子厉害,甚至还有人诋毁孔子,但是子贡运用特别的比喻方式让别人信服了孔子之道风非常之深,为什么要用比喻方式?因为子贡对大道理解不深,所以她只能用种比喻的方式来告知世人孔子之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自己其实也想不明白。虽然子贡想不明白大道,那是他对大道是认可的。说来说去,子贡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为何会闻名于世?没错,是因为商业、外交、政治的才能,但是这些东西是从孔子那里学来的吗?大部分都不是,而是子贡自己的才能,所以子贡入孔门有什么用呢?难道是为了一种形式?子贡本人也没有想明白,在孔子去世后,他在孔子坟墓前守孝了六年。在这六年中,子贡一直在思考,我这一生到底有什么意义?我到底有什么价值?我入孔门之后到底从那里学来的什么,我有运用吗(不过子贡一直为这个问题而思考,这是一种好的品质,坚持的品质)?
意义、价值、意义、价值,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结果最后还是没有想明白。
孔子死之后,除了守孝的六年,子贡就在鲁国和卫国三心二意的做了做官,最后无疾而终,史料上根本没有记载子贡是怎么死的,不了了之。从此,子贡成为了世人眼中的传奇。
唉,子贡这么好的一个人,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到底何为人生?何为意义?或许我们可以引子贡为戒,找到人生目标,不断地思考人生终极三问,找到追问的原因与价值,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做?需要吗?有价值吗?想明白了,才可以成就有意义的一生,不要荒废度过。
子贡应该入孔门吗?我想:未经思考(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so,入与不入不重要,重要的就无论何时,都要找到自己的目标,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