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需要养成,如果用《习惯的力量》来说应该是替换更为准确些吧。
我算得上是罗辑思维的粉了,每天早上的60S基本没有落下过。有人很喜欢罗胖,说他是当代的钱钟书;有人很不喜欢他,说他为了商业牺牲知识分子的节操。我个人认为喜欢到认为是当代的钱钟书,未免太过夸张了,两个人在两个维度上,而且数量级上也无法比较。不喜欢的人我只能说个人喜好问题。我个人对这个节目和罗胖的印象还不错,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的生命有限,时间也有限,而知识和书籍无涯,现在有人给你提供服务,帮你节省时间筛选书籍,我个人还是蛮受用的。有些朋友可能会说罗胖的很多书太过商业性质,而且帮人读书这个事情会让人没有办法深入了解与阅读。其实我想说这都是个人选择问题,罗胖的罗辑思维只是我选书的一个渠道,还有亚马逊和豆瓣和朋友推荐啊;至于帮人读书这个栏目我是如此看的,如果有些书你初始觉得不重要,听听栏目的语音确实可以过了,如果听过语音之后你发现很想看这本书就看嘛,这不也是筛选书籍了嘛。我说很多罗辑思维的事儿,是因为我最近习得的两个习惯都跟罗辑思维有关,我要谢谢罗胖。
两个习惯分别为总结和只字不差的阅读。
总结是看王烁的《为什么我们总是看错人》中的序言部分,序言是作者的老婆所写,主要是她眼中的作者。其中作者有两个好习惯。我现在习得的就是其中一个,两个字“总结”。PS:可能是本人的阅读能力有限,这本书除了序言我看着还不错,其余内容感觉就是作者微信号的内容,而且内容和书名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关联性。王烁是如何做总结的呢,就是不管看过什么,只要觉得有价值的,看完一定要总结一下,最好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越精简越好。我当时想要尝试,是因为觉得这个人可真有意思,怎么能这么喜欢总结呢,他老婆脾气也真好,本来挺美的一件休闲时候看书的事儿,却变成了一种任务。可是内心却有总有一种感觉告诉我,去试试,没有想象的那么无聊。所以我就尝试了,确切的说是和第二个人习惯一起尝试的。如果单一尝试的话,可能感受没有现在深刻吧。
我在得到APP上面订阅了李笑来的《通往财富之路》,听这个名字,是不是觉得金光闪闪,其实跟钱毛关系都没有,是提升认知的。李笑来在他的订阅栏目有个阅读要求,每次发布主题的时候,他都重新发一遍。原话是这样的“有一点要反复提醒 尽管我从开始就说,每篇文章都需要只字不差地阅读。我甚至说过这个栏目不会出音频版,为的就是能够‘逼’大家不得不耐下性子来把文章读完。但还是有很多读者,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那些呼吁出音频版的读者,应该回去再认真读一下文章了。”订阅的几个栏目中只有这个提了要求,起初我也没有特别在意,不过有一种感觉就是内容是看了,但是感觉和自己关系不大,我就反思了一下原因在哪里呢?多次看到以上的话,我就想是不是因为我没有按照要求去做的缘故呢,尝试一下吧。我很庆幸自己的尝试,否则我估计会忘了“慢就是快”这个道理了。
这两个习惯的首次尝试,是在一个公众号上面再次看到王尔德,王尔德有几句话我个人十分喜欢。看到他,有印象,可是再多想就啥也没有了,不过我知道百度上面有。关于王尔德我查百度不止一次。百科上面信息根本多到数不过来,只要我想要并且有网,即时就可以查到,可是在阅读的那个刹那,我知道我要的不是查,而是知道他的生平会对我理解文章有所助益。于是我耐心了一次,当时还在公交车上,百度了一下王尔德,只字不差的阅读,并总结如下:英国爱尔兰人,唯美主义代表人;次子;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最后一年获奖;结过婚生过子,与道格拉斯同性伴侣,被告失去名誉、金钱与爱人,去世时同性情人罗斯陪伴;词藻华美,美高于一切,享乐主义的唯美主义;童话、诗歌、小说和戏剧,戏剧作品堪称一时之绝唱。
因为只字不差的阅读,阅读之后头脑中即时对于王尔德就有了印象,而且在总结的时候也没有感觉到吃力,而是一种顺畅的感觉。总结为以上少许的内容后,我就知道我脑海里关于王尔德的形象更清晰也更难以忘记了。这种喜悦就像小时候第一次学习英语,在考试的时候发觉自己真的会做,那个东西是自己的了的兴奋。后续我在第二遍阅读《精进》与《专注力》都用了这两个习惯,书上面有我做的总结,每章的内容看上去很多,总结后明显少了很多,而且愈能发觉作者在写的过程中蕴含的某种逻辑,这样看书是慢了,可是我却觉得也是快了,因为理解的层次不同了。
这两个习惯的养成不难,想要尝试的话,只要在每次阅读的时候耐下心来就好,如果你也曾经有过我的那种读了等于没读的感觉,可以试试看。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