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天的下午,忽然看到公婆提前下班,把车子停在门口前的空地上。公公叫文文过去拿鱼,我探头过去看,公公拿着一个红色塑料袋,正递给文文。
文文汲着蓝色的棉拖,蹦蹦跳跳过去,还边喊着爷爷,脸上犹如一朵花似的。可惜鞋子太宽敞,他的小脚就像是套在一只大船上,走一下,停一下,再走一下……终于挪到了他爷爷前。
两手接过鱼儿,就返回头把鱼扔给我,他爷爷是这么说的,“两条罗非鱼,宰了它们,蒸给弟弟吃喽,他这么喜欢吃鱼。”
说完就走了,也不知道罗非鱼是在哪里买的,还没宰好。我这么想着,并不在意,只是纳闷宰鱼很麻烦。
透过红色的塑料袋,我发现里面直挺挺地躺着两条罗非鱼,已经毫无生气,鱼眼被袋子遮住,看不清楚,感觉到它们已经死了半天了。
袋里有两条鱼,再拿个袋子分开装,我叫文文把其中一条罗非鱼还回去。他们一直劝说蒸完吧,我解释碗里还有别的菜。
五点过,正适时做饭,看到碗里还有一块瘦肉,想到碗橱里还有面粉和酵母粉,决定做面包。毕竟今天是冬至,不包粽子也要做些小吃给孩子尝鲜。
我做过两次包子,还行,于是轻车熟路,我就包好了六个包子,放不下,勉强装在一个大碟子里,开大火就蒸,调好时间是20分钟。蒸两锅的话时间不够。
关于蒸包子的经验,得益于过去我做过帮厨,看到那东北大婶发面包极其讲究。冷热水搅拌酵母粉,倒入面粉里,使劲揉,直到手里的面粉成为一个大面团,软硬适谊,粘度恰好。再加入肉馅,捏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面包。
等包子发酵四十分钟再放入冰箱冷藏至第二天凌晨五点。起床时立刻就把包子下锅,蒸25分钟立刻出锅。
东北大婶是地道的北方人,做包子是她的一绝,熟透的包子里含着香喷喷的肉馅,非常美味,比外面的包子好吃百倍。
包子下锅后,我把罗非鱼拿出来洗洗,后知后觉,罗非鱼还没宰杀。手里的罗非鱼差点滑出手,鱼鳞上似乎有一层粘液似的,把它放在案板上,怎么也稳不住。
我在鱼身靠近鱼尾的地方割了一刀,想着再横割肚皮一刀。没想到左手按住鱼尾,右手使刀,鱼就滑出了我的左手,根本稳不住。忽然看到鱼尾的刀痕,露出了雪白的鱼肉。
操起水果刀扎进鱼尾的划痕里,用刀刮鱼鳞,刀往我的方向刮来,边刮边滑。罗非鱼忽左忽右滑出去,刀刮到鱼鳍根部,使不上力气。
太难了,这是我第三次杀鱼。心想,卖鱼的不容易呀!难怪市场那个新来的卖鱼妹子,杀个鱼每次都比别人慢一截,我在边上等了许久。每次都纳闷,原来罗非鱼不好宰。
还记得我第一次杀鱼,那是在三姨家,早上姨丈到涨满水的冲里下网,晚上就能收到十来条大鱼。他把一个五斤重的鱼扔给我叫我收拾它,我勉强,整了一个小时,才把鱼儿端到厨房。又不会煮鱼,都留给三姨慢慢煎。我就喜欢吃她煎好的外焦里嫩的鱼儿,特爱吃鱼。
我甩甩头,又想偏了,唉!面对现实吧,我没手套,怕扎手,咬咬牙按住鱼身,狠狠一刮,鱼鳞去了大半,还有小半没刮走,算了,凑合吧。
把案板上的鱼鳞刮进袋子里,再把罗非鱼放在水龙头下洗洗,摊在案板上。给它肚皮一刀,使劲割,只开了个小口。秒勉强能伸手进去掏鱼脏肠,整了半天,那鱼肠都裂成两半了,那股腥臭味有些恶心,当下我就想吐了。心里还怕鱼胆破了就麻烦了。
再把鱼肚子清理干净,鱼肚里那层黑色物质是鱼的毒素,最腥,必须去掉。洗干净后,忽然想到鱼鳃还没掏出来,立刻用刀捥出来,没效果,又用手掏。这可难了,太大力怕鱼鳃割手,不用力又掏不出来。
终于把鱼搞好,拍姜蒜进去,发现电磁炉熄火了,锅里的包子全涨大了全挤成一团白花花的,几乎分不出包子的边在哪里了。
取出包子,上锅蒸鱼。
半小时后,饭菜就好,开吃。
这个冬至下厨有点难,但饭菜很可口,包子也美味,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