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概叙
文章主要讲的是郑国的历史,郑国从郑桓公建国,东迁,郑武公开疆扩土,郑庄公远交近攻的发展史,到郑庄公离世之后的片段,不加以描述,因为太乱了,而且也都是作为受气包的角色。
郑桓公建国
郑国在周王室建立的诸侯国中,地位特殊,因为它是最后一个被分封的诸侯国,郑国的国君郑桓(huan)公也是跟周幽王开始的周天子血缘关系最近的诸侯,因此,郑桓公殉国之前,郑国跟周王室实际算一家人。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离开镐京。
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即位。
公元前806年,宣王把自己的弟弟王子友封到了镐京附近,国号为郑,都城棫林,郑国由此建立。友的爵位是伯爵,因此便称为郑伯(后世也基本称呼为郑伯,世袭),又叫郑桓公。
郑桓公本身的才能也非常突出。早在被封为诸侯之前,他就曾带兵抗击猃狁(xiǎn yǔn)入侵,取得大胜;他被封为诸侯以后,又把郑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公元前772年,郑桓公分析当前局势,觉得关中不是久居之地,于是着手迁国,发动“桓公寄孥”技能,成功打造郑国的根据地,为郑国的小霸创造良好的地理环境。
公元前771年,申侯之乱爆发,郑桓公战死,但郑国成功保存力量。
郑桓公出生
以上,是对史记的郑世家的解读,《史记》记载如下: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间,人便思之。
稍等下,接下来让我们跳离史书的介绍,从历史的另一角度:古本《竹书纪年》来看下是如何描述郑桓公的。
(晋文侯)二年,同惠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是曰桓公。
部分学者认为这儿"惠王子"中的惠是笔误,应该是厉,但没有实际证据,所以我只是在这儿提一嘴。
晋文侯二年的时候,晋文侯跟周宣王的儿子“多父”讨伐鄶国,攻克之后,封了王子多父在郑国,这就是郑桓公。所以,按照竹书纪年,郑桓公应该是周宣王的儿子。
《国语·卷二·周语中》中记载
郑出自宣王,王而虐之,是不爱亲也。
这儿有点歧义,可以理解为郑国是由宣王分封的,而史记编写主要根据《国语》《左传》等书籍,可以理解为史记的编写是有依据的,但是也可以解读为:郑国出自宣王一脉,所以此处无法提供帮助。
《左传·文公·文公二年》
宋祖帝乙,郑祖厉王,犹上祖也。
翻译过来就是宋国的祖宗是帝乙,而郑国的祖宗是周厉王。
似乎周厉王是郑国的祖宗,而不是写周宣王,因此左传认为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
还有其他的证据都可以用来反驳郑桓公是谁的儿子的问题,但左丘明为春秋末期人,对于左传的数据收集,会有误差也很正常,这点大家自行判断吧,正如薛定谔的猫,你没有亲自去看,你永远不知道猫咪在箱子里究竟如何。
对于郑桓公的出生,是个谜团,各家学者找出了很多不同的证据。但不影响其为郑国的创建者,暂且认定为郑桓公为周厉王之子。按照史记的说法,周宣王于公元前806年,为了维护关中地区的统治,将郑桓公分封于郑国。
郑桓公与多友鼎
前文记载道,郑桓公出击猃狁的事情,而相传郑桓公出击猃狁,出自多友鼎。
多友鼎讲述的历史是:周厉王年间,某年的十月份,周王朝北部的少数民族猃狁部落来犯西周,一位名为多友的将领受武公(应该是卫武公)之命,战胜了敌人,但是因为多友是初次指挥军队,只能向武公献俘,未能直接面见周厉王。武公得到天子赏赐,回来在自己的宗庙,命叔向父禹召见多友,奖赐有加,多友特铸了这个鼎来纪念这件事情。
部分人士误以为多友鼎上记载的事情为郑桓公之事。郑桓公,名"友",字"多父",按照金文的习惯,的确可以写做"多友"。但请不要忘记这是周厉王,我想那个时候的郑桓公即使出世了,应该也还没到行兵打仗的年纪。随着对鼎上的金文解析,大家逐渐认可的事实是:一名叫做'多友'的武将,击败了猃狁一族的攻击,获得了一百多均的青铜,然后刻下了这个鼎,整个事件就跟“虢季子白盘”的的诞生一样。
自此,对于郑桓公抗击猃狁入侵的事件,或者需要另一个事实来支持,但可惜我找不到,希望广大网友能补充下。
虽然没有直接的事件来证明郑桓公的领兵作战能力,但郑桓公的治国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然史记也不会留下百姓皆便爱之的评语。
桓公寄孥
周幽王时期,周王室内忧外患频发,周朝的实力和威望一落千丈。为了保住自己的人民和亲眷不受战争的袭扰,郑桓公根据太史伯的建议,于公元前772年把部族、家属和重要财产迁移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打下郑国在东方建国的基础,史称“桓公寄孥”,亦称“虢郐寄孥”。
周幽王在位11年,于公元前771年被杀于骊山,竹书纪年记载有
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
即"太室之盟",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郑桓公觉得事情不大对劲,想要留一条后路呢?毕竟当时的郑桓公是周王室的司徒,属于周王室中的高官,又是周幽王的亲叔叔,一国之君,对于战争的的考虑,有东迁的事情很正常。
接下来记载下这一事件的经过,方便大家有了解,对比做出自己的判断。
在周幽王姬宫涅执政时期,郑桓公担任周王朝的司徒。他负责掌管教化民众和朝廷的行政事务,使周朝百姓和睦相处,百姓都十分高兴,黄河、洛水流域的人们都思念他。
在他做司徒一年的时候,因为眼见幽王宠爱褒姒,朝迁政事废弃不顾,问题积重难返;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日益激化,有些诸侯背叛了幽王。内忧外患交织重叠,桓公预感到西周王朝将要发生变乱,于是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他询问道:“王室灾难深重,我怎么才能死里逃生呢?”
太史伯回答说:“只有洛水东、黄河南可以安居。”桓公问:“为什么?”太史伯回答说:“那一带邻近虢国、郐国,虢国、郐国的国君既贪婪又喜好占小便宜,百姓不顺从他们。现在,您是司徒,百姓都热爱您,您如真的请求住在那一带,虢国、郐国国君看到您正当权,会很容易地分给您土地。您如真的住在那一带,虢国、郐国的百姓都是您的百姓了。”
桓公:“我想到南边的长江流域住,怎么样?”太史回答说:“过去祝融替高辛氏掌管火,功劳甚大,但他的后代在周朝也没有兴盛起来,楚国就是他的后代。周王室衰弱,楚国一定兴盛。楚国如果兴盛,对郑国绝对没有好处。”
桓公说;“我想住在西方,怎么样?”太史伯回答说:“那里的百姓既贪婪又好利,难以久居。”
桓公说:“周王室衰弱,哪国将兴盛呢?”
太史伯回答说:“齐、秦、晋、楚吧?齐国,姓姜,是伯翳(伯夷)的后代,伯翳曾辅助尧掌管仪制度。秦国,姓嬴,是伯翳的后代,伯翳曾辅助舜使很多部落顺服。至于楚国祖先,也都曾为天下人建立了功业。周武王战胜纣王后,成王把唐封给叔虞,那里山川险阻,凭这些有德的后代与衰弱的周室并存,晋国也一定能兴盛了。”
桓公说:“好吧。”于是急速向幽王请示,把他的百姓迁移到洛水东部,虢、郐国国君果然向他贡献出10座城邑,他终于建立了郑国。
不管历史如何,也不管郑国的发家是否光彩,事实就是郑国率先抢跑,替后人圈下了一个有利的地形,成功的保留了郑国的力量。
郑桓公殉国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攻申侯,兵败,在《史记》或者《竹书纪年》中都记载
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
二岁,犬戎杀幽王於骊山下,并杀桓公。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
看样子,郑桓公身死殉国已无悬疑。虽然郑桓公没有扶社稷将倾之时,但殉国这一点也已经让人觉得敬佩。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尚且不能盖棺定论,据韩非子的《韩非子·内储说下》所述:
郑桓公将欲袭郐,先问郐之豪杰、良臣、辩智、果敢之士,尽与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外而埋之,衅之以鸡豭,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
而《汉书·地理志》也有说道
幽王既败,二年灭郐,四年而灭虢,居于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
且清华简中的《郑文公问太伯(甲乙本)》
昔吾先君桓公后出自周,以车七乘,徒卅人,鼓其腹心,奋其股肱……,战于鱼罗,吾乃获函訾,覆车袭介,克郐,庙室如容社之处,亦吾先君力。
再次查阅《国语·卷十六》
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骚,十一年而毙。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庄、襄于是乎取周土。
发现国语中似乎没有明确讲到郑桓公于公元前771年殉国的事情。
以上几段文献的意思,首先告诉了我们周幽王失败之后的第二年,郐国被灭。且汉书以及韩非子都直接点名了是郑桓公干的。
清华简大体意思就是郑桓公为了周朝廷用少量的兵力最终攻下了郐。
连郑家人都这么说了,我只能怀疑攻打郐的是郑桓公,但也许这次并不是郑桓公灭郐国,而是前面所说的<桓公寄孥>,那么,如果按照这么理解,或许可以理解郐国国君的“见钱眼开”或则”迫于淫威“,又或者其实那个时候,郐国其实已经被灭了。不然就得解释下郑桓公是如何在公元前771年殉国,又在公元前769年发动灭郐的战争了,但鉴于历史描述郑桓公场景的有声有色,我只能认同郑桓公是殉国了。相同的情况又发生了,历史的记载让我们再次想起了那个箱子里的猫。
镐京之乱后,郑桓公之子郑武公与秦、晋、卫三国联军击退犬戎,受封卿士,郑国人共同拥立掘突继位,是为郑武公。
从平王东迁中获利的郑国
郑武公击退犬戎之后,遇到的第一个人生选择,就是在周携王以及周平王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效忠的天子,不清楚郑武公选择周平王的原因,但是在平王东迁中,郑国无疑获得了天大的好处。周平王因其护送有功,任命郑武公继承郑桓公的职务,担任周王室的卿士,留于洛阳执政,并将虎牢关以东的土地赏赐给了郑国。
开疆扩土的郑武公
公元前769年,此时的郑国,旧的封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土地)被犬戎占领了,行李还寄放在虢、郐国之间,周王室衰弱,对于周边的控制力大大降低,而郑国在平王东迁中,获得了周王室的卿士地位,国际声望大大提高。
平王东迁,让当时的国际局势面临着洗牌,强者忙着开疆扩土,依靠周王室庇护的畿内小国,不改变,就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则是在修生养息,在周携王的压力下,在晋以及郑的保护下,休养生息。在此机会下,郑国举全国之力,发动了灭郐之战,而郐国并非姬姓国,是一个商朝就存在的妘姓国,并非周王室这边的“自家人”。虽然没有证据证明郑武公否向周王室提前报备过,但在二王并立的情况下,郑武公作为周平王这边的得力干将,又是护国功臣,还是周王室的卿士,更是周平王的亲戚。郑灭郐这场战争,势必得到了周王室的支持与默许,郑武公才肯举全国之力攻打郐国。
公元前767年,郑武公占领东虢国都城,灭亡东虢国。 然后横扫周边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 郑国鸠占鹊巢,把国都迁到郐国故都,使原来的寄孥之地变成自家地盘。
郑武公伐胡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可伐,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郑武公伐胡的故事发生于公元前763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不管大夫关其思是为国捐躯还是倒霉蛋,整个故事都表现出了郑武公在开疆扩土时老谋深算与果断,而郑国也在这样的国君的领导下,初步奠定了国土的版块,成为了平王东迁之后,率先领跑的一个国家,而作为新兴的国家,郑国并不需要担心国内的反对势力,而郑桓公留下的重农兴商政策,也极度适合交通便利的郑国。
郑武公时期的经济发展政策
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强要;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
《左传》中《宣子索环》,记载的是公元前526年的故事,郑国当时的执政大夫子产表示,郑桓公时代开始,郑国就与商人(应该是指经商的人,也可能是商朝的人)开垦土地,居住于郑地,并立下了盟誓,世世代代永不背叛。且直到公元前526年,依旧遵守着这个盟约。郑国商人的爱国,即使到了公元前628年,郑国衰败的时代,弦高犒师的神话还能在郑国的土地上演绎着。
正是有了郑商之盟,郑国才能有民众的根基,才能大力,快速的发展国家,将新兴的土地开垦,扩建包括虎牢城在内的城池,当然,这也是因为郑国的土地并不都是肥沃的,畜牧业也并不是十分的发达,但公元前765年的迁都"新郑",地处中原,交通发达,利于商业的发展来带动其他产业。(参考陈彦良的《戰國迄漢初區域交通和市場網絡》)
郑武公与周王室的关系
公元前767年,郑国攻下了东虢国,东虢国者,虎牢关之所在也,是洛阳东门户以及重要的关卡。如今被郑国据为囊中之物,自然会受到了周王室的猜忌,而郑武公也乖乖的将虎牢关以西的土地献给了周王室,并且迁都到了新郑(没找到文献,但是几本书都有相关的介绍)。此时的周王室,并没有足够的能力与郑国对战,尚且当时最大的敌人依旧是周携王,依旧需要郑国的力量,因此双方并没有爆发冲突。
公元前761年,周王室应是出于拉拢郑国的目的,以申侯为主的申国以及周王室决定与郑武公联姻,即武公娶于申,新娘史称武姜。需要注意的是,武公伐胡,奠定郑国的基础是在公元前763年,而武公娶于申是在公元前761年,也就是在完成地盘拓展,需要加大自己国际力量以及外援的情况下,郑武公才接受了申国的联姻。这也是郑国开始注重外交力量的一种表现。这一点在郑庄公的时代也完美地体现了出来。
对于郑武公的原配问题,与本文的关系不大,不在此讨论。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重,武姜想立共叔段为太子,于是屡次向郑武公请求,但深知废长立幼的后果,镐京之乱与申伯的操作,让郑武公难以忘记,因此郑庄公有惊无险的登上了春秋的大舞台。
郑伯克段于鄢
文章讲述了公元前722年,郑庄公与胞弟共叔段的故事,故事中的武姜,也就是前文郑武公的妻子,申侯的女儿,而武姜的搅局,或许是申国甚至北背后的周王室在操控,周王室不愿意它的周边出现一个可以威胁它的国家。而此时的周王室,依旧是周平王当家,老谋深算的郑庄公很好的处理了这场可能导致郑国陷于战乱的内乱,从中看出了郑庄公继承了父亲的深思谋略与卓越的远见。
郑国的军事与外交
共叔段失败后,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卫桓公为他攻打郑国,占领了廪延。于是,郑庄公不仅动用自己的部队去打卫国,作为周王室的卿士,郑庄公也使用了周王室的部队。以及虢国的部队,一起来打卫国,拿下了卫国南鄙这个位置。
以此为开端,我们看下从公元前720年到郑庄公离世之后发生的郑国大事件。
公元前720年,齐郑石门结盟。
公元前720年,因为郑庄公经常利用卿士之位为郑国谋私利,让平王不能忍受。平王特意提拔西虢公,有意使其与郑庄公抗衡(西虢公也是周王室的卿士),郑庄公得知后,质问周平王,周平王为了平息郑庄公的怒火,与郑国交换人质:王子狐在郑国做人质,公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这就是历史上的周郑交质。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吁读yu,也是大义灭亲故事中的男配角)杀害了兄长卫桓公上位,为了转移注意力,联合宋国,陈国,蔡国攻打郑国,围困了郑国的一个叫东门的地方五天,但最终也只是割了郑国的麦子然后退兵。
公元前718年,宋国军队掠取了邾国(邾读zhu,邾国是鲁国的附属国)的土地,邾国国君请求郑国协助,郑庄公再度带领周天子的军队与邾国军队会合,攻打到了宋国国都的外城,十二月,宋国人攻打郑国,包围郑国的长葛。
公元前717年,郑鲁修好(交恶的原因应该是公元前718年的郑邾联军攻打宋国,而宋国当时是鲁国的盟国,但郑鲁两国并没有实际的冲突),同年,郑国入侵了陈国。秋季,宋国军队攻下了郑国的长葛。冬季,郑庄公开始到成周朝见周桓王,但周桓王并没有按照礼仪接待郑庄公。
公元前716年,郑宋修好,陈郑修好。郑国的公子忽娶了陈桓公的女儿。祊易许田开始(尚未完成)
公元前715年,在齐国的调节下,宋国、卫国与郑国修好,并且会盟。
公元前714年,宋国对周王室不敬,郑庄公假命伐宋。同年,抗击来犯郑国的北戎,大获全胜。
公元前713年开始,到公元前711年,郑国联齐,鲁讨伐宋国、许国、息国。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不让郑庄公参与周朝政,郑庄公便不再朝觐周桓王。秋季,周桓王率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郑国与周天子在繻葛发生战斗,郑国将领祝聃一箭射伤了周天子,周天子威信扫地,从此郑国与周王室不再有大的接触。
公元前706年,北戎犯齐,郑庄公郑庄公让公子忽领兵援救,于六月大败戎人,齐僖公想要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公子忽(郑国的"太子"),但是被公子忽以“齐大非偶”拒绝了。
公元前702年,郑国人因为齐僖公赠送诸侯食物时鲁国把郑国排在后面而发怒,于是请求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齐僖公率领卫国军队帮助郑国,与鲁国于郎邑交战。
纵观从公元前720年到公元前702年的郑国外交事件中,对待北方的齐国,郑国一直是秉承着友好的政策。对待鲁国,也不愿与之交恶。齐、鲁两国,两个实力毋庸置疑的大国,即使是老谋深算的郑庄公,在假命伐宋的时候,也将攻打下来的两座城池分别送给齐、鲁。
在国际上对于没有直接接壤的两个大国,采取的是友好交往,即我们所说的“远交”,甚至在祊易许田的最后也将本应带走的许田送给了鲁国,郑庄公的外交政策很成功,三个强国站在统一的战线上,形成轴心国,慢慢蚕食着周围的国家。
随着郑国的发展,周围的小国都已经被吞并,与周围的中国摩擦也不断,郑国作为一个新晋的大国,对于周围的国家都抱着试探性的攻击,最终也不断的蚕食着宋国,以至在陈,蔡,宋、卫等四国抱团时,依旧能取得一丝的优势。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近攻。
假以时日,按照郑国的"远交近攻"策略,即使郑国最终不能称霸中原,也能独善其身。甚至能改变中原的局势,但与周王室的关系恶化,逐渐让它在周王室的船上脱离出来,再也无法"假命伐宋",甚至"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
郑武公时代的开疆扩土时代已经结束了,周围剩下的国家,都是有一定实力的国家,甚至联合起来还能将郑国灭亡,即使郑武公的远交近攻政策,能让郑国在中原地区站稳了脚跟,让郑国这个新兴的诸侯国有与周围中等诸侯国较量的底气,但地处中原中心的地理优势,也慢慢变成了郑国的劣势,南边楚国的崛起,北边晋国的统一。不单单令郑国"朝秦暮楚",也让郑国成为"四战之地"。
当然,也必须提一嘴,郑国依旧保持着郑桓公时期定下来的"尔无强要;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
郑国的衰败
郑国的衰败,似乎是突然的,但绝对是必然的,郑庄公的政策,让郑国达到了一个不应该有的高度,而郑国的光辉时刻,也随着郑庄公一起离开了。
公元前701年,郑、齐、宋三国结盟,同年5月,郑庄公去世,公子忽即位,即郑昭公。但后续的郑国,内乱不断,郑庄公的四个公子,上演的狗血电视剧,我至今还没捋清楚。而宋国等国家不断地搅局,也让这个昔日强国,不断地走向末日。
个人感触
抛开仁义与道德的约束,郑国无疑是春秋时期崛起最成功的国家,新兴的国家,没有内乱的同时,还没有旧贵族力量的制约,而且郑桓公的东迁,选择了实力较其他诸侯国弱的中原诸侯国扎根。
郑武公敢于抓住时机,在平王东迁中将郑国绑上周王室的这条船上,弥补了郑国身为畿内诸侯国,军事力量不足的短板。又在周王室的默许下,发动着吞并战争,为庄公小霸奠定基础。在周王室猜忌的时刻,迁至新郑,地处溱洧之上,有利于军事防御。
郑庄公善于利用新郑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周王室的特殊地位,使用务实灵活的外交手段,让郑国免受大国的侵扰。
但郑庄公并没有安排好后继者的事情,而他的后继者门,也让郑国错失扩展机遇,三十多年的停滞不前,导致了最后的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