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案例做完之后,我觉得自己在咨询过程中自己讲话太多,很多问题问出来,来访者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我很快就提示了,造成来访者一直是被我拽着跟着跑的状态。我下来反思了一下,一方面是受不住来访者的沉默,另一方面是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来访者。
带着这个问题,我准备进入生涯咨询师实战班后续支持的休息阶段,等年过完了再请教督导老师。但是没想到在芷言小班给的一阶段总结中,马华兴老师的讲座《如何在咨询中用好霍兰德》里居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真的是意外之喜。接下来我会用三篇文章来分享马老师讲的关于霍兰德测试和使用方面的内容。
测试方法1:问卷
最直观的判断方法是问卷调查,分为兴趣、能力和感兴趣的职业三个部分,每个部分60道题。测试结果出来统计之后可以比较清晰直观地解读出来很多内容。
测试方法2:非正式评估
非正式评估一般是在问卷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通过探讨来访者“最喜欢的活动/事情/电视节目/书籍”、“最擅长的事情/受到表扬的能力”和“最崇拜的人/视为榜样的人”等问题的答案,探讨来访者视为优势的特质,或者特别看重、追求的特质,作为我们正式评估的辅助判断。
简单测试方法3: 简单的两个维度区分
马老师在直播中分享了如果没有时间进行正式评估的话,可以从“喜欢和人/事打交道”以及“注重实际数据/模糊概念”两个层面,再辅之以非正式评估,大致地判断出来访者的霍兰德代码。
通过这个矩阵,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人的特质分为四个类型:
01 管理型:倾向于跟人打交道,有明确指标
02 服务型:给人进行服务的,倾向于跟人打交道,没有明确的指标。有些提供物质型服务,更多提供精神型的服务。
03 技术型:倾向于跟事情打交道,有明确指标和结果
04 专家型:也称为学术型,主要是跟事情打交道,没什么明确的指标。只是做研究,不保证有什么结果出来,但是一旦有结果出来,就会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我们可以很快知道来访者大致的代码,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后续的咨询。
不同的霍兰德人格特质,激活的脑区是不同的
根据激活的脑区热度不同,我们将人格分为以下六类霍兰德代码:
01 E:企业型,有推动力,追求影响力,能承受压力
02 C:常规性,传统,守规矩,按照规矩办事
03 I:探索型,爱追求为什么
04 R:实用性:愿意动手,经验主义
05 A:创想性:总是有新的想法,有创意,愿意设计出来
06 S:社会型:愿意跟人打交道,并愿意支持、服务到更多的人
这六种人格的划分是有生理学基础的,从下图可以看出不同人格,激活的脑区的热度是不同的。
霍兰德人格测试结果
霍兰德人格测试结果出来之后,一般有三种类型的结果:每个维度分数都很低、每个维度分数都很高、各个维度的分数有高有低。(见下图)
01 每个维度的分数均低于40%:确认有没有认真答题;如果确认认真答题之后,可以再问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应激事件,觉得生活无趣,可能需要转介到心理咨询,让他们重建社会功能;还有一种是来访者比较年轻,一直在长辈的安排下成长,特别听话,建议他们可以从每个维度找一些事情出来,来体验一下,再去看结果,同时通过非正式评估来问一下。
02 每个维度的分数都很高:个人能力一般比较强。经常EA倾向强,很多时候都会有创业的小火苗,经常特别投入。建议关注其价值观、能力及商业发展。可以看他们过去的职业经历,从中寻找咨询的切入点。因为他们相信,很多有“钱景”的行业,比如金融,互联网等等,只要他们转过去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做出来一些成绩。
03 每个维度的分数有高有低:用正常的代码分析,会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