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不会说话是个大问题,没有意识到自己不会说话,是更大的问题。自己是一个生性木讷的人,工作中不善于沟通导致费时费力不讨好,生活中不善于沟通总是到处被人家套路。
《好好说话》讲述沟通,说服,谈判,辩论,演讲,中具体应对策略以及谈话中五种场景权力的游走变换,帮助我们快速分析谈话场景并建立思考回应。
典型错误
1. 演讲时,刚上台就着急煽情或者下结论
2. 沟通时,强行推进自己的结论
3. 说服时,以为只要能辩倒对方就可以“以理服人”
4. 谈判时,以为只要真诚沟通就一定能携手共进
5. 辩论时,以为只要压倒对手就是自己胜利
权力分析以及说话策略
演讲时-权力形成,重在表现,自在得体有逻辑的向一般听众陈述。话语权还没有形成,还没有来得及在观众心中建立亲和力,可行度和权威的情况下急于求成的说辞,从来就不会有任何效果。经典的演讲都有一个和观众之间的破冰互动,两三句话拉近听众的距离。先获取观众心理认可,再来传达真正重要的东西,演讲中我们必须理解权力的形成,重在对听众的吸引,聚焦和引导,才能在演讲场景中掌握主动。
沟通时-权力在流动重在理解,双方平等处于同一个平面才能打开心扉—是维持人际关系避免摩擦创造良好氛围。有人喜欢用反问和追问的方式逼迫对方同意自己的某些观点,以为这样步步紧逼就是逐渐接近真相的透彻沟通。然而常使对话演变成争吵或者对方心底彻底对我们不认可,变得越来越难沟通。沟通是权力的流动重在拉平二者的关系,让双方都能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但不应该刨根问底还要避免任何一方凌驾于对方之上甚至是暗示地位区别。
说服时-权力在对方重在改变。
将观点和立场植入对方的心中-时刻警醒权力在对方强调自主权。说服的关键在于尊重并利用对方的自主性,使对方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心悦诚服的接受我们所希望接受的观点,卸下对方的心理防御告诉对方滋生的心理需求,从我说服你变成你说服了你自己,让我们的观念打败你变成你的观念升级了。既不是卑躬屈膝,也不是蛊惑人心。
谈判时-权力在双方,重在协调。
双方何种才能解决问题和则两利,斗则两败俱伤。尽量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谈判时我们需要把双方的目的,诉求,损益摆到台面上来谈,通过讨价还价的利益交换尽快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版本。
辩论时-权力在第三方,重在捍卫。
有理有据的维护自己的立场回应对方的质疑双方都无权决定胜负,共同争取中立的第三方。形象的说就是彼此都盯着对手,但心里都在想着怎么样得到旁观者的认同此时对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时我们向第三方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一个工具,这是辩论的基本策略,也是辩论讲究风度的根本。
如何区分场景并进行权力关系梳理
辩论示意图从场景划分和权力关系梳理并帮助我们练习掌控节奏。
在任何一个场景里我们都必须通过聆听和观察收集足够多的信息来判断权力的归属和场景,在每一个场景里我们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几个维度来调整说话策略的细节
演讲场景下演讲者面对的观众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靠近并关注我们的人,演讲时要建立一个轻松的气氛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和支持者建立语言上的连结
漠不关心者通常在一边摇头或者与人交头接耳很容易分辨,好的广为流传的演讲不只是场面热闹,笑声不断还必须留下值得思考和称颂的观念而这些需要将你的中立者转化为支持者或者将不那么坚定的反对者转化成支持者才能实现。
至于主动靠近我们并尝试打断甚至提出刁钻问题的活跃反对者我们需要强化支持者的关注并转化部分中立听众加入支持行列。
权力如何转换
演讲是单向的讲得好固然重要能否与观众产生共鸣了解观众的真实意图,很自然过度到沟通,既要消除既定格局避免冲突,平等对话只有理解和倾听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自然会过度到说服又是要改变对方,权力在对方我们也只有植入观点让对方自行产生出我们想要的立场。当涉及重大利益的抉择的时候说服是不够的 局面胶着我们需要进行谈判摆明立场,进入谈判双方软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