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好像坚持不断学习和输出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可能是我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最近在看成甲的《好好学习》其中总结了很多他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从思考角度先来说说,深入思考的能力其实要建立在你是否有自己很坚实的底层逻辑,而底层逻辑的建立是由一系列的知识和内容累积出来的。也就是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拿成甲自己做例子好了,他自己可以一年看200本书,这个数字很可怕啊,我一个季度就看了9本书,还有6本是无用之书,他看书的这个积累量我恐怕要用上好几年,机械性地读书,可能觉得很多东西并没有掌握,也觉得很多道理没有深刻了解,当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发现质的飞跃就来了,很快自己的临界知识掌握起来了,可以轻松的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了,然后再用的过程中又发现一些弄不清楚的地方,又有针对性的再去学习,最后就一点点把不通的地方打通,自然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所以对于现阶段的自己来说,积累是最重要的一步。
柜子里有那么多好书,我却没有一个读书的好习惯,这真是要命啦,看一本好书,刚开始很有兴趣,恨不得时间多一点再多一点,一口气给她看完,但是一旦停了下来再继续回到那种状态觉得很难,归根到底就是习惯和耐心,我总觉得自己是个耐心很差的人,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对人从我开始做管理,做了三年半的管理,没有一个新人是我真正意义上很有耐心教出来的,受不了我不耐烦和烂脾气的都在试用期前被我淘汰出局啦,剩下的都是自我学习能力比较强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好想跟我辅导能力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关注到自己这个缺点之后就更关注平时自己的行为,对于新人很多时候缺乏信心和安全感给予她们耐心是重要的,所以慢慢在改变自己,回到读书这件事情,我既然已经意识到自己在阅读这块没有很好的习惯,那是否应该从这里开始,日拱一卒,慢慢去提高自己的耐心和慢慢改变自己半途而废的坏习惯。
最近发现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反思是自律的很重要的一步,当我去反思最近自己的学习过程时我就会发现自己在自律这一块哪些地方做得不够,比如阅读不够,我就立马会拿起书来看,例如最近输出不够,我就会立马打开简书开始写下当下的感受,我可能写的东西不好也不够深刻,但至少这里面有我努力的痕迹,有我在不断进步的痕迹,Q2过去啦,这个季度不够努力,所以接下去要不断进步,要赶上这个季度的节奏,不能让自己的自律走下坡路,目标感不强,愿力不够,所以自律性也就不够,走在这条路上,总会被路边的风景吸引走,要改变。
加油,Q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