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对活跃用户的定义大同小异,主要以用户打开APP一次记为一个活跃用户。
一些常见的用户分类
活跃用户:打开应用的用户即为活跃用户,不考虑用户的使用情况。每天一台设备打开多次会被计为一个活跃用户。
日活用户:每日使用APP的用户数,每台设备只记录一次。
月活用户:每月使用APP的用户数,每台设备只记录一次。
不同产品的活跃用户:
无账号产品:周期内打开APP的用户即为活跃用户。例如工具类APP。
有账号产品:周期内登录APP的用户为活跃用户。例如网游。
我们假设有一款新产品,这是它三个月内的活跃数据。从数字和整体的趋势看,每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一直在上升,感觉这款产品好像运营的还不错。
但是,我们不能通过一个绝对的数字来衡量,因为不同行业的产品、不同领域的产品的用户数衡量标准并不一样。好的数据指标,都应该是比例或比率。
用户活跃可以简化为一个最简单的公式:新增用户的数量要大于流失用户的增加量。可以想象有一个水池,运营的工作就是一直往里灌水,但是水池也会漏水,如果漏水速度太大,那么水池就干了。一款产品可能因为市场竞争、拉新乏力导致新增用户数下降,也可能因为产品改动,运营策略失误造成后续流失用户变多。运营所要做的就是开源节流,尽可能地拉新,增加新用户数量,但同时也要采取措施防止被拉进来的用户大量流失,要知道,拉新的成本是很高的,有时候拉10个新用户不如保留1个老用户对于企业利润的价值更大。
怎么样更详细的监控活跃数据的变化呢?我们引入桑基(Sankey)图的概念。
那么,知道了怎么监测活跃用户的数量,产品运营应该采取哪些方法来提升用户活跃呢?光知道问题在哪里还不够,必须要对症下药。
提升用户活跃的方式
(1)优化产品
优化产品是提升活跃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用户的流失?当用户遇到以下一些问题时,就不会使用了,比如页面加载过慢、登录不成功、闪退等等。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把产品的注册过程减少一个环节,也许就可以把转化率提升5%以上。优化产品是个漫长、细致的工作,而且要结合数据分析,找出用户具体是在哪个环节流失的,凭感觉做产品优化,效果往往不太好。
优化产品最主要的是核心功能优化。比如某种外卖类APP,最核心的功能是展示食品并让用户下单,但如果将APP的UI界面设置的很不合理,让用户找不到哪里可以下单,哪里可以看食品的详情页,那肯定是不行的。
(2)功能开发
如果是低频软件,有一个很好的手段可以快速提升用户日活,就是把高频的功能糅合进自家的产品。这里举2个例子,一个是当下最火的知识问答。另外一个是应用市场加入资讯板块。
视频软件的用户活跃和产品属性、用户的生活习惯有关,工作日比较忙,没有时间登视频软件,周末放松休闲时,才打开浏览下,使用时段集中在周末。现在软件内增加了答题功能,每天都有,这个功能就会吸引平时中午不看视频的人,有空闲了也会去登录视频软件去答题。由此推断,他们的日活数据一定是暴涨的,产品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唯一的区别是增加了一个高频的功能。
另外就是加入资讯功能的例子,360手机助手和猎豹清理大师。用户看到360手机助手有新闻的推送,遇到感兴趣的就会点开来看,点开的同时打开了应用市场,也会浏览下推荐的最新游戏。之前一个月使用1次的软件,现在几天就会打开一次。所以,我们的应用市场内也加入了新闻板块,不像之前只推送应用和游戏,现在可以推送新闻,用户点开率上升了很多,APP的日活数据也稳步上升。
(3)活动刺激
活动刺激是提升用户活跃最能够快速见效的方式了。人是逐利的动物,在利益的诱导下,让用户做什么都可以的。比如某热门手游app,次日登录送五星英雄,七日登录送萌妹子(貂蝉),用户想要得到这些稀有道具,就不得不每天登录。游戏自身有很多稀有道具,用这些做诱饵来刺激用户登录,再方便不过了。相对来讲,应用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了。
针对非游戏类的app,可以采用开发积分兑换系统的方式来激励用户经常登录,登录领积分,用积分兑换实物。本质上是用福利来激励用户登录。
(4)增加提示
用户不主动使用APP时,增加提示可以有效的激活用户。第一个,将推送功能作为重要的运营手段。有时候用户不会主动想到要去登录app,因为用不上,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主动的提示来诱使用户点进去看看。
另外一个手段是增加红点或者发送图标到桌面上。因为用户有点掉红点的习惯,看到桌面上有图标也会去点,通过这两种方式,日活数据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这两种方式不建议频繁使用,偶尔使用一次效果最佳,因为如果频繁使用的话,用户会反感,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用户的流失,因此把握住适当的频率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