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了。
想利用今天的文章串一下本系列的逻辑框架,
从应用的角度帮大家再梳理一下。
先谈谈写这个系列最初的想法。主要是3点:
1,世界上唯一公平的可能就是“时间”这个概念了。因为所有地球人都被定义成了一天24小时。寿命长短充满变数,我们没法掌控。但每天匆匆飞逝的这24个小时,是我们唯一能确定和把握的。人生的日历簿一页页的翻过,希望你不会浪费虚度。
2,获取财富的本质能力,是你能消耗更少的时间获取更大的财富。比如:体力劳动者每天都要消耗大量时间维持生计;“钱生钱“ 的人可能只要花一点点时间就能攫取财富。管理好时间,真的很重要。
3,网上林林总总的时间管理方法很多,但都不够系统,或者重复读较高,而且讲不出问题本质。
综合以上几点:
我决定利用这个公众号,写些 “成系统&接地气” 真正对大家有帮助的内容。先从时间管理的专题开写,后面会有其他系列的内容分享,大家也可以反馈。
一:时间认知:
想要管理时间,首先我们要能够“感知时间”,接下来是“记录时间”。
只有做好这两步后,才能产生数据,数据反映你对时间利用的真实情况。
戳此阅读:
二:拖延症的本质。
第一篇文章是打根基,让我们有感知记录时间的能力。记录时间,是为了管理时间。所以从第二篇开始,是各类管理时间的具体办法。
拖延症的根因在于【缺乏动力】,表现在【逃避难度】以及【贪恋立时满足感】。
戳此阅读:
三:重要紧急四象限法则
即便我们解决了拖延症,每天投身工作中,但还是总完不成任务。
我们谈了很久的“四象限法则”,真的懂得如何定义各个象限,如何分配经历么?
戳此阅读:
【人生の日历簿】简单好用的时间管理术(三):重要紧急,你真会分类么?
四:如何处理外部干扰
即便你掌握了四象限法则,能管理计划好自己的时间。但我们生活工作的环境总是充满了各类干扰,“半路杀出程咬金”。
首先我们要认清干扰并不是小事,并通过“集中处理“和“4D法则” 来过滤干扰任务,这才是真正的掌控。
戳此阅读:
【人生の日历簿】简单好用的时间管理术(四):如何处理外部干扰?
五:碎片时间的利用
其实如果能做好之前讲到的方法,那么你应该可以做到高效处理“工作时间”之类的大块时间了。但对于碎片化的时间,我们习惯无意义的消耗掉,并且是大量消耗。
想利用好碎片时间,我们就得知道什么样的时间是碎片的,碎片时间内我们能做做什么事情。
戳此阅读:
【人生の日历簿】简单好用的时间管理术(五):碎片时间做这些!
以上就是全部系列内容的串联,让大家有个更整体的时间管理概念。
讲完简单好用的时间管理术,有一点不得不提:
时间管理,背后其实是自我管理,包括对自己的资源,环境,心智,情绪,体能,习惯,人际等等的管理。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所谓科学的“时间认知”和“时间管理”,好像很多时候都是在“被动地“去与“人的本性”抗衡。
是的,因为我们在这个社会里,天然就被赋予了“通过工作获得财富“这样一个机制之中(这是从资本主义时期就开始了的)。然而我们热爱的事物可能并不在我们实际的微观的工作岗位中。所以我们就需要各样科学的方法,来自我管理,例如时间管理。
但如果真正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我们可能完全不需要时间管理术,工作本身就会变成时间的吸铁石,你会愿意将一切的时间奉献,并获得快乐和意义。但这个课题叫做:人生规划。
So, at the very last,
我想抛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你的人生规划是如何,你究竟想要怎么度过这一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