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只是总结下《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我在前面再三强调,越是读这本书越觉得自己思考的幼稚和决策的可笑。我习得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是极其容易做出直觉判断的(也许这样说不够准确),而我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利用直觉。
借助书中的两个系统,我们也明白大脑用系统1处理问题对于大脑自身而言是最佳选择,因为不费脑子。而系统1就好比是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走着我们喜欢的路线。但是系统1也是一切思考错觉的直接参与者,这些错觉五花八门。什么“光环效应”,“眼见为事实”,“启发效应”,这些都是系统1擅长放大偏见的形式。
通过这个简单的思维模式,我也接受了自己长期的无知和自以为是,甚至自己经常掉入这些思维陷阱中。这可能就是李笑来老师所说的低效且原始的操作系统吧。我现在面对我们非常熟悉的产品和说法我都会去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去找找那些说法的出处。因为卡尼曼也指出了在少量的信息情况下,人的判断太容易出错了,哪怕你是一个功力深厚的专家。
我今天没有具体介绍这本书的某一章,因为这本书真的需要反复阅读和辨析概念。我自己在阅读的时候都遇到了很多理解障碍,毕竟在我没有深入理解这本书的情况下就和大家侃侃而谈是虚无的行为。不过多去怀疑自己的判断,多调用系统2分析遇到的问题是提升我们思考质量的途径。有兴趣的小伙伴一定要仔细阅读这本《思考,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