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名言和见解在此不赘述,但是如何读名著,对于我们,和孩子们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就这一点我主张“用心读”。
“善读书可以医愚”,确实读书的多少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确实是有关系的,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是潜在的差生。就学习成绩而言,我的学生大多不是潜在的差生,而是真正的差生。他们不乐意读名著,更多的是因为名著带有功利性,是要考试的,他们认为凡是要考试的都不是自己喜欢的。都是有压力的,被迫的。但是,他们更乐意读那些网络小说,那些网络小说基本上和玄幻小说一样情节诱人,自己沉迷其中,不论心理有多大的学习压力,都可以得以排解,在文中可以统一天下,可以随意杀伐抢掠,但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所以沉迷其中他也有快感。他宁可上课一页一页撕下来偷偷看,也不乐意听课。即使是这样的沉迷,你如果问他给你出一些考试题目你能答多少,他的回答也是不能及格,如果考试他就不读这些书了。
读名著当然最好是从认字就开始最好,但是,如果你真的遇到小学就没有读过名著的学生,那就得好好计划一下如何阅读的问题了。我想对于待优生来说,最好不要提考试。第一遍就是初一,这个读就是兴趣。老师可以下功夫读,找到你认为最吸引人的背景,或者最引人入胜的情节作为导入,吸引他们读,对于读书,待优生并不会输给优等生,读一段时间,你就可以开读书交流了,这个阶段的交流仅限于你最喜欢的人物,你最愿意读的凭借,你最不喜欢的人物,你怎么评价这些人物和情节。鼓励他们热烈的发言,甚至争论,之后让他们自己将他们的发言整理,你再加以指导,然后一篇好的读书心得就做成了。初二我们可以加大阅读量,让孩子们按照你的指导和他个人的阅读理解写读书感悟。
进入初三我们不能不提考试,这时读书感悟是不够的,那我们该怎么指导孩子阅读名著呢?其实就一个方法“用心读”。首先,阅读名著,记住作者的情况和人物关系。之后就是用心的阅读故事情节,自己能够找到故事线索,叙述故事梗概。第三,对于推动故事发展的情节,及有转折作用的情节一定记住。比如读《骆驼祥子》和三起三落有关的细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保尔柯察金的革命和创作有关的,读《水浒传》和几个主人公人物性格有关系的故事等等。第四,自己会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找到合适的词汇。并能谈感悟。
读书,是一件上瘾的事情,但是,读书真的与考试挂钩,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这时只要我们秉承一个原则用心阅读,阅读也许还会是一件高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