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读到一些散文,心下不禁微微动容,似是无意间唤起脑海中那些封存已久的记忆。于是,那一刻的自己开始卸下尘世中的所有防备,任由那思绪的雨丝淋湿记忆中的诗行。
我想,每个热爱散文的人内心都有一份深情。这份深情,属于亲友,属于恋人,甚至属于自然界的万物生灵。为了寄托这份深情,人们于自然,于社会中细致体察,再以手写心,方才成就一篇篇动人心弦的散文。
对我而言,所谓细微之处便是清晨闯进室内的一抹暖阳,是刚刚生长而出的嫩芽,是落在诗人肩上的一片花瓣,是静夜里的一声虫鸣,是难过时落在手心的雨......只有对生活和自然满怀深情与热爱的人,才愿意避开世俗的利益角逐,自私倾轧,转而投向散文的怀抱,安心写下那些细致的美丽。
在感情的世界里,我们常常感动于那些动人的细节,将这些细节安放于散文,或许可以为文章增添一定的生命力。对我而言,亲情中不可忽视的细节便是母亲的眼神。慈爱不必多说,最是令我动容和愧疚的却是母亲眼神里的空洞。母亲这半生,为了养育我们吃了太多的苦。过去,我时常看到劳累的她呆呆地坐在椅子上。那一刻,她的眼里没有生命的光彩,反倒是一种凝滞的倦意,牵扯了我心深处的愧疚。因而无论如何,我都想在散文中为母亲保留一份深情。
这世间,太多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逝去的亲人是我心中永恒的牵挂。因而每当看到有人于散文中倾注自己的思念时,我心中那沉淀于岁月的淡然便不复存在。我总是忘不了奶奶当年给我买伞的15块钱,忘不了爷爷拄着拐杖微笑地向我走来,忘不了生病的外公牵着我的手说想等表哥结婚生子,等我考上大学。可是后来,我只能在大学的岁月里独自缅怀他们每个人。大一那年,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一些优秀的散文。我在老师的指导下收获了些许认知:于散文,细微之处见深情,方是正道。而亲人给我带来的感动便是我想通过细节来展现的美好。我相信,这份深情,此生不换。
然则,情至深处,终归平淡。这份平淡,是年华里沉淀下来的喜怒哀乐,是关于天高海阔的自由心境,是卸去华丽修饰的所谓平凡。我眼中的散文,不会限于名利的狭窄格局,不会有歇斯底里的情绪爆发,不会有充满戾气的怨怼和谩骂,更无需无数感叹号的成全。它不过是以轻巧的身姿承载着岁月的深情,并以一字一句的情感触摸作者经历中的血泪,再于年华的沉淀下,安眠于淡然的土壤。
那片土壤里,有生命的厚重,有落花的成全,亦有灵魂的归依。而这份归依的背后,便是平淡的归宿。
对我而言,平淡并不意味着情感的浅淡。相反地,我相信每个能够写出平淡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份深情。只是这份深情已经挣脱了得失的界限,离开了大声的呐喊,而静静地隐于心灵的深处。
或许,当我们走到人生的暮年,细读一篇平淡的散文,便能让我们在昏黄的天色中获得片刻的宁静与安然……毕竟,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我们最需要的不过是一颗远离尘世喧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