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优秀又自信,习惯了说话强势。在和我交流时,也常常用质问、质疑、不可置否的方式。每次交流变成这样时,我就要谨慎又快速的进入员工对领导的角色,或者愚民对权威,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做错事的人对能给予宽恕的人,凡人对圣人的角色里,极尽讨好。虽然妻不会蛮不讲理的取闹,但无孔不入得理不饶人的找茬已是家常便饭。有时没能快速进入角色,事情可能就会发展到抬出岳父岳母讲“她天性如此,她都是为你好,她有道理你怎么不听呢,你心胸宽广一些“的尴尬圆场。
要适应这样的生活并经营好其中的关系,压力自然是有的,所以我特别需要应对此类情况的实用技巧。
在得知我的压力后,妻觉得我应该好好练练怎么说话,提出看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虽然暂时她自己还没看过,但据说社会反响很好,讲的都是干货,很有意义,所以要我先看先体会,看好后向她总结汇报。
如下便是读书感想。
初翻开书,首先看到兔斯基的漫画,感觉一下轻松起来。因为听书名就有些担心,担心在综艺里人情练达的蔡康永,落笔后会反差太大,写出一本充满罐头味儿的套路指南,太有距离感而让人唏嘘。好在看到兔斯基的一蹦一跳时,这个担忧就消散了。
读起来有点上瘾,每篇题目都很撩,每篇都不长,很容易读完。原本想花半小时随便读读,但很快一篇就读完了。抬头看看表,才几分钟嘛,那就再读一篇吧。于是就这样继续读下去了。
读了一些,很自然就会地被其中的内容吸引。全书是围绕情侣子玉和晴天的日常生活展开的,这里面有刚谈恋爱对约会时太啰嗦或者太纯粹吃饭的认真告诫,也有在工作环境里向领导婉转表达不同意见的巧妙方法,还有如何体面的接住长辈偏激观点的心得,加上时不时来串场的闺蜜及各色朋友路人,有示好、诉苦、安慰、求助、聊八卦、出风头、说话直以及回避、拒绝等生活气很浓的案例,戏剧性强的有点像小说,但又很真实很具体。
一鼓作气读完全书,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关上书后想想,其中的说话之道是什么。按照蔡康永自述,就是通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以这样一个原则,在单方面传递信息的环境里,比如教学,汇报,此时的语言,首先要够精准;在社交环境里,比如聚会、互动时,说话是为了让社交气氛健康延续,此时要更注意说出让别人能接的下去的话;而说话对象是爱人亲人时,能彼此连接,流畅传递感情的言语更美好。说话之道,与古人作诗“兴、达、雅”的标准相似,除了尽兴的自我表达外,还要有让听众能听的进去的策略,再往深,还要有在情绪情感上产生共鸣的思考。
反观与妻交流时,听话的我有时是内容没听明白,有时是情绪上不能接受,也有时是内容与情感都不认同,但反驳一定是不被允许的。一味包容忍让,当然是有委曲求全得过且过的考虑。特别是孩子出生之后,家里的关系变得微妙。妻是说一不二的国王;儿子是国王不能被带偏,也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杰出作品;岳母帮着带儿子,是劳苦功高的宰相,要有说一不二的威信,而我这个不入法眼的孩子他爸,并不是什么好榜样,到更像是个被允许参与时才可以出场的长工,说话办事要向国王宰相积极请示并听言听计从,也要看清脸色,扮好反面典型的角色。
读完《说话之道》后,让我多了些不切实际的期许,幻想着在进入角色的时候,能碰巧被用这样的方式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