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如果有什么,付出一定有回报
那一定是你对自己的坚持
每天一点点
总有偷懒的时候
所以来个决心帖
生命诚可贵
文:红尘漫步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活着》
学校布置了明天的班会主题,生命生活教育。我多少意识到要开这样的一个班会,下载了共享的PPT,感触不深。极有上回听到感恩教育的那种尴尬,对着基本都是城里的孩子,或者大多数家庭生活并无困难的学生大谈家庭贫困,砸锅卖铁卖血送孩子上学的故事,再加上分享过程太过表演性,场面简直目不忍视,耳不忍听。
不过,究竟还是以孩子们拥抱自己的班主任结尾,并且有孩子们上台表达爱意。我刚好由于凛冽的寒风赶了个来回的空挡躲过这么一茬,不过,确实,也很想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
终究对于学术氛围造作成分太多的文字和图片无感,于是想起看到的一个视频标题:有时候,活着比死了更需要勇气。翻着手机,找到那个未看的视频,点开,一开头就给了一个触目惊心的震撼:一位突然惊醒的女人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漏斗的边缘,再过一点,就会掉下万丈深渊。
双手满是受伤留下的鲜血,一只脚折在身后,动弹不得,可是求生的欲望依旧。她咬着牙,试图翻转过身体,差点就掉了下去。于是就保持原状,努力双手撑着往上移。鲜血太多,摩擦力太小,一用力,照样往下掉。她伸起手看了看黏糊糊的双手,下定决心似的用力戳在身上,擦干一点,每一次都那么痛苦,可每一次都不能放弃。终于往上移动一点。可是上天对于求生的人儿,也不会那样仁慈,这时候,大雨倾盆,原本就很难上行的石壁变得更加滑腻。她惨叫了一声,闭上双眼,突然想起了什么,手伸到脖子后面把带的链子拿出来,圈在手上,继续支撑住墙体。
小影片就在这时戛然而止。而,雨,一直下。似乎也大滴大滴地打在我的心上。
我不懂也不想知道这个影片获得了多少奖项和美名。只是,深入骨髓般地知道,活着多么不容易。放弃,有时候相对而言,还是简单。争取活着,需要勇气和承受常人所经受不住的痛苦。视频中的女的在往上挣扎的时候,看到对面墙壁上留下的前人往上挣扎的血迹,可是转眼间,就变成掉下去前临死一挣扎的血手印记。
有时候,你不珍重的东西,别人争取了都换不回来。
生命只有一次。我目睹过路上的车祸,年轻的妈妈躺在地上动弹不得;看到报纸上父母抱着溺水而亡的孩子哭天抢地;还有近期的保姆案,那个举着孩子妻子照片的大男人悲痛的眼神,我为他们痛心不已。
这学期开学初的时,我带着一位突然急性胃肠炎的学生半夜去医院,凌晨一二两点的时候学生开始挂瓶,我去急诊室窗口替他取药的时候,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和白大褂的医生推着车送来一位脸色发青的青年。急诊室的大门关闭的时候,我听到那个小伙子歇斯底里地解释:我们正在喝酒,他就倒下了!
过了半小时左右,医生让小伙子叫青年的家人来,抢救无效,要来签字认领。小伙子打通了他家人的电话,还没说清楚情况,我就听见那个小伙子在痛苦地吼叫:我哪里知道会这样。是他叫我出来喝酒的,我没有逼他喝。。。。。。阿姨,我没有推卸责任,如果他叫我不出来,就不会有这样的事。。。。。。都怪我。阿姨。
那边的电话已经挂了,小伙子挂了电话,痛苦地坐在急诊室外头,揪着自己的头发,捶打着墙壁。一会儿进来哭哭啼啼的五十几岁的妇女和掺着他的年轻女子,问了句:我弟弟在哪里。进入急诊室后,我只听见一阵嚎啕大哭。
凌晨的医院很是冰冷,我从来没有熬夜的习惯,眼前一阵恍惚,好像梦一场,又好像真实的锥心难过,我看到被半拖半扶着走出来的母亲,听到她口中喃喃不停:今天还好好的啊。。。
我回到学生挂吊瓶的地方,把药拿给了他。问他渴不渴,去倒水,安安静静地陪着他,挂完了吊瓶。我很困,可是精神确是清醒地恍惚,脑袋中有几句话一直在来回地浮动:
生命太过脆弱。
一切难以预料。
活着,已算是幸运。
所以,好好过,好好活。
有人曾问我,如果生命满是欢乐,你爱它,如果生命只是平淡,你也爱它,但倘若生命是接踵的不幸呢?那天,我没有回答,我沉默了很久,说不出一句话。今天,我却想说,我依旧爱它。因为,那是属于我的。
——田维《花田半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