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务业
因为是第一篇,不如来谈谈原因吧。
突然有了开始写字的念头。从8月毕业到实习第13天的现在,关于表达和情绪控制似乎只在上下班的人潮中和自己偷偷对话过几次,似乎除此以外没有机会也不愿向他人提起相对隐秘的这一面。偶尔会反思自己的生活,想想优缺点,好像能坚持到底的爱好就是自闭了(笑)。所以这是一个自闭晚期患者的生活指南,对正常人而言毫无价值。如果能引发共感,我愿意介绍好的心理医生给你(笑)。
不知道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养成(很有可能是后者),最常见的抒发情感的方式变成了不表达:
“您对今天的服务满意吗?”“很不错,谢谢你。”
尽管对方可能刚给你理了一个世界上最莫名其妙的、跟你的要求天差地别的发型,或者仅仅让你觉得是程式化服务业话术的又一次被迫害经历,仿佛服务业的本性就是这样。其实也不能完全怪他们,毕竟企业努力将人性化服务大面积推广的今天,要做到像百年老店搭配慈祥能干的老板娘那般亲切的服务,未免强人所难了。相反地,有时反而会暗暗地享受这种程式化、有章可循的服务流程,因为过分熟悉甚至能猜到对方下一句服务用语是什么,于是心照不宣地安排好自己的言行,像一出排练好的话剧。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一提星巴克的服务。可能这是为数不多的会在点单时备注客人姓名的企业了,目的显然是通过使客户觉得特殊化从而提高服务体验。然而我经常会觉得这种服务令人抓狂:在经历了“您好,我要中杯,没错我知道是这个大小的杯子”的折磨后,还要再经历一次“请问贵姓”“QU”“徐小姐您的咖啡好了”的二次煎熬,让我不禁几乎每次都想发出灵魂质问:为什么买咖啡也要实名制,why?? You know what, next time I’ll go for Costa, and be like “I wouldlike a small iced Americano. No questions asked!” with a thug face.
当然,在星巴克和海底捞等越发亲切的反方向也有风头正茂收人欢迎的大批企业,比如一些日本拉面店和搭配自助点单系统的快餐店。你需要做的只是写下并提交自己的需求,等待上菜就行,极大程度地简化了交流过程(更有甚者连服务员的脸都见不到)。还有前几年出现的街边的电话亭般的小型KTV,极大程度地达成了快捷而保护隐私的目的(我想他们高昂的价格就是因为省略了寻常KTV里等待服务员上好酒水果盘转身离开那段尴尬的死寂吧)。偶尔会有活泼的朋友无视他们的存在,在服务员离开之前就大展歌喉,也只能用欣赏的眼光默赞他的表演或者假装忙着点歌,实际是慌张之下鸵鸟般的眼神处理,心里祈祷着“赶紧出去吧为什么摆个饮料这么慢天啊。”当然,这样的抱怨仅限于内心活动,是绝对不会表现在脸上的,甚至会在结账出门之前大方地给出五星好评。作为深度自闭的现代人,我衷心希望类似的一人KTV能越来越多地出现,最好是有一人饭店,一人书店,一人旅馆,在历经了社交尴尬与辛劳的酷刑之后,关上门在属于自己的玻璃小房里自由自在片刻。